隨著閥門開啟,一股彷彿肉眼可見的靈光從中散溢位來,緊隨其後,便是濃烈香氛四散擴張,使得整個坊市都瀰漫在其中。
“這一爐的安魂香,算是煉成了,速速倒入池中,進行冷切……”
負責這一鍋香品煉製的制香師們油然的鬆了一口氣,緊接著,連忙吩咐工人依令行事。
見習弟子們看到這一幕,也是由衷的興奮。
“大爐煉香,非比尋常,這可以極為有效的提高大批次生產香品的效率,成本也能大幅降低……
但對應的,許多條件不好控制,若非是對各項工藝和煉製步驟爛熟於心,根本無法成功。
除此之外,這種辦法難以煉製珍品,只適宜那些對成品質量並不敏感的凡香和無品級的靈香。”
他們在各自導師的帶領之下就近參觀,感受香坊煉香氛圍之餘,也在此間補足一些課間難得的知識。
這些煉香之法,自然是李柃從現代工廠得來的經驗。
依著傳統制香工藝,一名又一名的制香師和名師大匠當成工人來使,日夜幾班不停,也很難做到如此大規模的煉製。
但若採用了這等巨型鍋爐和大批煉製的手段,就可以做到。
有導師對弟子們道:“如今的北海,因著本宗積極傳播《香道簡譜》,許多散修學到了制香的本領。
尤其是那些無需靈材寶物的凡香,更是人人都懂煉製幾手,出產途徑極多。
這使得它們的價格被打壓下去,市場競爭極其殘酷。
你們可能很難想象,千年之前的北海,一份信靈香還需三五枚靈石,後降至一枚靈石,半枚靈石……
而後更是直接拋棄了利用份數作計量單位的習慣,改為一枚靈石一大埕!
如此一來,我們得到了以極其低廉價格獲得它們的機會,有效節約宗門資糧,專注於靈香。
任何一方都無法透過囤貨居奇,低買高賣的手段來操控市場,威脅我宗用香安全……”
眾弟子聽得似懂非懂,但也有一些機敏之輩察覺到了師者話語之中隱含的意思。
此言之中的“任何一方”隱隱暗指金錢會,但同時,又包含了積香宗自己。
這一系列的變革,其實隱含著香道發展,以及時代變遷的歷程。
積香宗之於凡香,靈香,凡人,修士多個領域,專注點是有所變化的。
過往的積香宗只是個小宗門,它本身便是香道的全部,因而把握香道的方方面面。
過往的積香宗也需要與金錢會合作,流於世俗的諸多利益之爭。
但如今,積香宗是香道祖庭,仙門大宗,各方也多出了香道的徒子徒孫,需要積香宗讓渡一些產業,進行相關利益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