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然足以影響到大海上的鈞天,讓祂產生種種有利於積香宗的異變……
這種事情,絕對不是如今的積香宗能夠辦到的,也不是李柃自己能夠辦到的。
“本宗這些年間的成果,絕不僅僅只是這幾樣譜方而已,真正的關鍵是建立起了需要利用到這些靈香的陰曹地府體系,初步掌握了北海地界的凡俗生靈……
但是修士之魂,仍然難以納入掌控……”
又再看了一些近期以來的種種密報,李柃終是無奈確認,暫時拿那些修士沒有辦法。
天庭的底蘊也是有限的。
它對鈞天的影響遠遠不如玄天,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而且從自然規律來說,人死之後,魂魄離體,都是要落入冥界,經由淨土,冥土,穢土,逐步沉淪的。
修士藉由自然之力的牽引,有的是辦法躲避北海城隍,投靠冥界,轉修鬼類。
也就是一些沒有門路的,墮落為孤魂野鬼,會為正道弟子斬妖除魔而已。
不過此刻,李柃真正關心的卻不是此事。
正所謂,揚揚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沒有真正合道鈞天之前,他不可能改變這一現狀。
因而此刻更多關心的,還是經由百年參研所得悉的另外一件事情。
“有一弟子名付清者,從忘憂香的發明創造,以及升霄靈香的改良之中發現噬魂之法奧秘,提出一種可以汲取生命靈蘊的新思路……”
原來,忘憂香和升霄靈香的發明與改良之中,有人突發奇想,既然諸多生靈的魂魄可以洗滌,前世記憶和相關的知識也隨之而化為靈蘊,重歸天地之間,是否可以藉由某種辦法將其收集起來,作為增益宿慧的材料?
這並非他首創,早在李柃最初開創智慧之香一途以來,就已經有人參研怨虞奧秘,試圖得出一些成果了。
此後李柃從巴山回來,從巴山君那裡獲得了汲取倀鬼靈蘊的噬魂之法,更是助益了這一途徑的發展。
不過,這些種種,造就的並不是輝煌,反而是接連多代弟子的沉淪。
不知多少名師大匠,優秀人才耗費畢生心血在其中,仍然一無所獲。
從某種意義而言,他們的人生是失敗的。
那些積香宗弟子窮盡自己煉氣境界的一生,甚至築基境界的一生,都沒有修煉和參研出什麼名堂。
數百年來,不知多少人窮經皓首,殫精竭慮,最終卻還是歸於失敗。
然而,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李柃是通曉“無用之用”道理之人,尊重探索大道過程之中的每一分努力。
他不會簡單的以“有用”或者“無用”去判斷那些弟子門人的價值。
即便那些人庸碌一生,毫無所成,只要是依循著他的教誨和引導,踏踏實實去修煉,他仍然還是供給資糧,傾斜政策。
因而,那些相對失敗的人生,仍然保留著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