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築基修士,終其一生,都是在不斷追索和上進之中度過的,但卻只有少數人能夠成功。
待得道齡六七百歲,垂垂老矣,回首而望,就會發現,自己這一輩子竟是如此的庸碌平凡。
雖然還不至於說比凡人差,但和結丹相比,那就真是天壤之別了。
羅道雖然還沒有到那樣的地步,但幾十年間,除卻法力增長數十道之外,竟無絲毫寸進。
這是開始停滯,潛力用盡的跡象。
往後的幾百年,怕是也只能空長修為,不長境界了。
他很好的掩飾住了自己的失落,卻瞞不過李柃。
但正如李柃曾經對聶英智所言,他能聞香識人,卻不能掌控人心。
他又有什麼辦法?
他不可能真的讓自己的每一名弟子都順利晉升,當真來個雞犬升天。
事已至此,十大真傳,各有際遇。
舒長生,朱利生,聶英智,池英庭,加上離膺,方林……
足足六人都已結丹,放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宗門,都是異常優秀的答卷了。
“羅道道齡三百,或還有機會享有悟道香,但是此香煉製困難,或許賜給三代,甚至四代弟子當中的天才更為恰當,而且同為二代當中,還有宋陽,洛英,楊子瑩幾人,給任何一個都不甚合適。
我本不想做個偏心人,臨到頭來,卻還是有所偏頗,於我心有慼慼焉啊!”
直至如今,李柃心中都還在斟酌著,要不要儘快再煉製一份悟道香供給門下弟子。
但這種事情,他必須慎重再慎重。
會談結束,眾弟子們告辭離去,籌謀接下來的慶典事宜。
慕青絲問李柃:“夫君,你方才似乎走神了,弟子們都在,可是與他們有關?”
李柃當即把自己的心思告知。
慕青絲聽完,不由得也沉默了。
李柃這個做師尊的都為難,她這個做師孃的,又能怎樣?
還不是一樣為難?
“這些弟子,都是從北海創業的時期一路陪伴過來,乃是我們親手栽培出來的香道人才,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乾脆不要想那麼多,順其自然算了。”
李柃聞言,暗暗點頭:“順其自然麼?也好……”
有些東西,不是簡單以情感或者利益可以衡量,它是異常之複雜。
比方說,下一個百年的悟道香給了羅道,宋陽,洛英,楊子瑩三年就年紀偏大,難以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