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柃把自己理解的天庭地府關係道出,赤雲子卻是出人意料道:“你錯了,冥土從來不是源頭,而是歸宿!
它是濁氣沉澱之所,天庭,人間,地府,三界眾生,萬事萬物都在清濁之間不斷流轉,但最終都要歸於冥土,如同漏壺之中的沙子!”
李柃訝然:“若是天地宇宙為漏壺,萬物眾生為沙礫,那麼……何為天,何為地?何為仙魔?”
赤雲子輕嘆一聲,道:“天亦地,仙亦魔,陰陽混成,方始為道!
這世間萬物一體,都是兩儀微塵,希夷變化所形成,是後天的顯現才讓它們有了區別。”
李柃聞言,陷入沉吟。
這天地宇宙從生成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斷運動變化,這是其生機。
然而清氣上升,濁氣下降,總有一種流動規律難以逆轉,久而久之,漸趨極端。
這裡不能以簡單的空間來劃分,並非是說天在上,地在下,組成萬事萬物的“沙子”真的從上面跑到了下面。
這只是一種比喻,實情是已知條件下無法逆轉的規律——劫業不可消!
因果誕生劫業,劫業又使得天地大道汙濁,本源損耗,漸趨死寂。
它在區域性,將會隨著光陰歲月消磨有限自淨,但放大到整個天地宇宙的層面,卻又不可磨滅。
因為這處劫業消磨,實際上是跟著汙染的本源一起沉澱下去,而非真的憑空消失不見。
仙魔大戰是一場大劫,亦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消劫之法,因為它可以借動亂攪渾三界,使得本源重新流動起來。
所以,這一關遠比想象之中還要殘酷和可怕。
它要叫大能隕落,本源釋放,仙山破敗,天地重置,一切都一切,都重新流轉起來。
由此李柃也終於明白,為何天地宇宙的趨勢是從神魔時代走向末法了。
歷代紀元更新,都會有重要的本源力量被因果劫業汙損而沉澱,足夠巨大的動亂,反而才能逆轉因果,將其重新泛起。
然而後世本源隱遁,神通法力不顯,又怎能做到這一點?
天地宇宙的生機只會不斷消逝,化作一潭死水。
歷代的時代主角,氣運之子,應劫之人,非但不能逃避紛爭,反而要攪動風雲,掀起更大動亂,誅殺更多的大能和強者,才能為後世開太平!
這著實是一種矛盾。
“且先不提那些,倘若我等加入天庭治下,成為仙門正道,應負哪些責任?”
李柃回過神,開口詢問道。
天地大道的事情只是叫他能夠更加深刻理解當前處境,而眼下,無疑還是選擇陣營這件事情更重要。
赤雲子道:“很簡單,斬妖除魔,匡扶正道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