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總會有些頭腦過人之輩認全譜方,甚至當場將其記錄下來。
“唵叭香,色黑有紅潤者至佳,爇之不甚香,而氣味可取用和諸香,又能辟邪魅,以軟淨色明者為上……”
“太乙香,擇日煉香按向和劑,配天合地四氣五行,各有所屬……”
“有求必應香,取信靈香五兩,拒邪香三兩,和合調劑……”
這當中,以岐黃之道的醫家們為最,而後是販賣藥材,相應香材香料的商人們。
這些方子,終究還是流傳出去。
……
“北海積香宗?那不是此前我們用過的信靈香,遐草香等物的源頭嗎?近些時日在玉琅山發號施令的李長老就是來自那裡的老祖!”
“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捨得拿出這些方子來傳授各方!”
“嘿,這個道友就孤陋寡聞了吧,《香典簡本》在北海那邊早有流傳,當中記載的信靈香,生雲香,拒邪香,酴醾香等物,都是可以配合法訣修煉神通,增益法術的!”
和普通凡民不同,修士中間,識字率高,對各種靈材,寶物的辨識和利用程度也高。
直接授予通傳的香方,甚至香道法門,遠比在世俗推廣容易得多。
尤其是在眼下的環境中,部分靈香可以有益於驅魔祓魅,解除瘴癘,更是對邪修秘法擁有一定的剋制之效,廣大散修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方林在圖臨港以東百餘里地的城鎮鎮守,很快也看到了封前輩特意派人送來的簡本。
他放下和一名結伴同來此間淘金的要好道友的通訊法符,翻開書本,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走出房間,吩咐此間官僚給他安排的管家:“去給我準備雄黃粉,離石,玄參,丁香,白檀,藿香……”
管家一一記下,即刻就照辦去了。
不久之後,方林興致勃勃的照著書上製法煉製起來。
其實作為草莽散修,除了求築基之外,多少也會涉略一些煉丹,製藥,御獸,培植之類的旁門左道之術。
尤其是丹道,器道,符道三家,更是傳統的輔助法門,可以成就名師,享有經濟地位。
這對缺乏財侶法地的草莽散修而言,無疑是一大助力。
但現實之中的種種障礙也在限制著他們的發揮,許多人潛心鑽研數十年,至多也不過是個二三流水準,極少有人能夠透過這些道途發家。
如同昔日九靈門石璣子那樣成就一方大師,甚至做到足以開宗立派地步的,那是鳳毛麟角。
方林也曾嘗試丹器符籙,但都是淺嘗輒止,沒有如何深入。
尤其丹道,煉製一爐又一爐的靈丹,未得驗證,那是有可能吃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