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仍然還在研究那個空盒子,竟然毫無所察,只有慕青絲驚訝看向幽光遊離的方向:“它……它在動!”
陸行則是道:“香味……在飄蕩。”
李柃眼睛緊緊盯住那朵空谷幽蘭,面上神色凝重。
突然,他腦中閃過一絲心血來潮的靈感。
“幽蘭之生空谷,非歷遐絕景者莫得而採之,而幽蘭不以無採而減其臭……”
這是空谷幽蘭的香緒,亦是它所應具有的品格,特徵。
“我明白了,這東西是有緣者才能得見的奇物,誰得而寶之,全憑機緣,要麼就是憑著修為實力強行識破,看到一團朦朧的光華……
商會自有高手,結丹出動,總能窺見幾分端倪。
但他們也不知道此物的真正形態,更不知其妙用,就那麼隨意和其他寶物放在一起,實際上還是有眼無珠,錯失了真正獲得它的緣分。
“有緣者才能得見?對,對,我想起來了。”陸行連忙從隨身攜帶的行囊中掏出一本抄錄好的線裝書,雙手奉上,“此前前輩囑我抄錄古籍,如今已經辦妥了,還請前輩過目。”
說著卻是暗自嘀咕道:“可我分明記得,那位前輩寫的是聰明人才能看見啊,難道我不夠聰明?”
李柃接過看了一下,頓覺訝然,這玩意兒竟然還是《萬國風物誌》叢書的一部分,疑似當年有人遊歷空谷幽蘭生長之地,專門追尋,研究。
該書自序中可以看到,其作者名為橦道人,乃是一位類似郝道人,機緣巧合之下對香道有所研究的前輩高人。
但他本身主修道途為法道,傳承的是中古仙門的道法,對於空谷幽蘭的認識也僅限於一般天材地寶。
從自序之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本意是把此物嚼吃,或者作為煉丹材料使用。
陸行也是讀過此書的,解釋道:“其實那些前輩高人所作的《萬國風物誌》格式大抵也是如此,但凡遇著點兒前所未見的天材地寶,必先問能煉丹煉器否,效果好否,怎麼煉?”
李柃微微點頭,隨意翻開當中一段看去:“味甘,性溫,嚼之通體舒泰,一時迷醉,飄飄然欲仙,然事後無變……”
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李柃此前就對此書頗為好奇,囑託陸行抄錄一份給他,還為此付了足足一萬靈石的報酬。
但卻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樣。
不過橦道人倒也並非牛嚼牡丹胡吃一通就了事,他不是那種前輩高人。
橦道人自述專門在發現該物的所在駐紮一甲子,花費了足足六十餘年的功夫觀察,記錄,總算對這種空谷幽蘭的生長條件,繁衍方式都有所猜測。
之所以說是猜測,是因其所見也只是一團朦朧光影,依據著輪廓猜測其形狀,然後自行繪製出來。
修士繪物,可以藉助一門叫做描形畫影的小神通,藉由法力靈性,神識掃描而成,準確率極高。
但這種神通的本質也只是照著腦海之中的具體印象進行拓印,沒有具體印象完全無效。
橦道人也不知道出於何心思,竟然連蒙帶猜,畫了個普通蘭花的樣子出來,然後宣稱說只有聰明人能夠見到此樣。
許是覺得如此普通不能彰顯寶物之姿,還畫蛇添足的在旁邊描繪了璀璨的光芒,還有花瓣上面生長的神秘道紋……
這要真是自然界中恰好有相似之物被其蒙上,後世之人就要被帶到坑裡去了。
“古籍的臭毛病,也可以說是前輩高人的侷限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