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神將會是如何?
猛然,李柃想到了這個問題,下意識的抬頭看去。
“這……這是……”
蒼穹之上,漫天星辰輝耀空,璀璨長河之中,無數亮點一閃一閃,彰顯著不同尋常的意蘊。
這絕非凡俗意義上的星體,而是真靈!
這些就是開天闢地以來,真我靈性的來源。
歷史上曾經誕生和本應誕生的一個又一個生靈,每一個都擁有著相同的源頭,都應具有同等的地位,只是受因果業力牽引,物質化形,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唯物質滅去,重歸天穹,才能重新化為耀眼的星辰。
再看過去,月上中天,散發出詭異的光華。
此世的太陰太陽亦是靈性所化,但因本質太過凝鍊,所以反而未曾投生過。
這是創世之初便從大道本源之中裂解下來的最大幾塊靈性本源之一,難怪眾生都能透過汲取日精月華得以修煉!
將目光重新投回塵世,李柃又見到了那些正在十餘里外遭難的生靈。
商會並無能力及時救助,造成了巨大的死傷。
那些人當中有凡民,也有一些低階修士,各自被神通法術造就的水波淹死,被倒塌的房舍砸死,被冰稜,氣刃斬殺,死法和慘狀觸目驚心。
然而這些在法眼真視的照映下,卻只不過是一塊塊物質形體崩解,一個個光點析出。
有修煉相應道途的修士,對這種苦難視若未見,甚至還可能欣喜若狂的衝過去大快朵頤。
李柃暗歎:“修煉是超脫,超脫就難免喪失人性!”
其實不用真視法眼也能想到這一層,普通凡民在修士眼中如同蜉蝣,朝生暮死,太沒有價值了。
不同的修為境界,就像是不同的物種,根本沒有任何共性可言。
所以會有魔道修士殺人放火,甚至收集神魂,屍體為己所用。
冥宗之道,也是建立在那些神魂,真靈的回收利用之上,追求的是死後之事。
然而李柃並非魔道,也非鐵石心腸之人。
既然靈性投生,顯化物質真形於此塵世,必然有其意義。
上天有好生之德,並非是說上天有人類的善惡觀念,生死觀念。
上天只向大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