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還真是……”
陰長明倒是不以為意:“道高一尺,法高無涯,自古皆然,這次只怪他自己撞到一心前輩劍上來。”
“一心前輩?”李柃疑惑道。
“你可曾聽聞,玄洲鼎鼎大名的元嬰高人一心道人?他自玄洲劇變之後就加入了本會。”陰長明道。
李柃汗顏:“我對玄洲之事不甚瞭解,還真不熟悉這位前輩事蹟。”
陰長明道:“原來如此,我和你講講吧。”
雖說大名鼎鼎,但這種名氣,只在小圈子內流傳,聽起來就和一小撮人相互吹捧差不多。
好比子虛前輩,陰長明知曉他是日遊境界,元嬰巔峰層次的人物,但是大眾層面未必知曉。
是以他並不為怪,反而熱心介紹起來。
“一心道人和子虛前輩相似,都是獨來獨往的散修出身,因著機緣際遇,修煉有成。
細算起來,他老人家已經是五千年前的人物,真正活躍的時期在三千至四千年前,黃雲真人那一輩的高手都比較熟悉,再往後就逐漸不知……”
緊接著,便是李柃莫名熟悉的山村少年奇遇記之類的故事。
老實說,這樣的故事已經有些乏善可陳,每一位能夠走到元嬰境界的前輩高人經歷都堪稱傳奇,沒有足夠的福緣和氣運支撐是不行的。
他們往往就是那個時代的主角,雖然未必見得唯一,但卻必然是閃耀奪目。
但問題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不可能平白無故給你一直活躍下去。
等到他修煉有成之後,就逐漸沉寂下去,這才不為人知。
當然,無論活躍也好,沉寂也罷,修士對於資糧和功法的需求總是在所難免的,甚至可以說,隨著修為境界的提升,對於財侶法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平常之物就遠遠無法滿足了。
“眾所周知,修煉到了高深處,所需資糧已經從普通靈材寶物變成道果,本源,類似龍心石這等奇物,大多依託於靈峰福地而利用,這就需要擁有勢力,或者託庇於勢力才能分潤了。
這般的人物,往往還不止寄託一處,有可能同時擔任多方勢力的太上長老。
本來一心前輩還可以自在逍遙,當個閒雲野鶴的,但三宗咄咄逼人之下,不加入他們即與之為難,到頭來,若不出走,就只能走上爭雄對抗之路。
百餘年前的戰國時期,一心前輩也曾整合勢力,隨手佈下幾枚棋子參與逐鹿,但卻因為經營不善而敗亡了,三宗得勢不饒人,竟然連他這般的高人都想一網打盡,他也不得不和其他幾位同等境界的高人聯合起來,組建了本會,賴以自保和繼續對抗。
我也是在一個偶然機會結識這位前輩,甚至血硯宮都還一度曾得其庇護……
這次承蒙子虛前輩抬愛,還有道友你居中說合,把這種獲得龍心石的機會讓渡於我,本會高層也異常重視,賜予了封印殺招的符詔……”
李柃點了點頭,扶長老和陰長明總是在一起行動,極大可能是因他們都是一心道人那個派系的中堅,而一心道人又是個比較靠譜,比較大方的大佬,所以乾脆賜予秘符,以備不時之需。
這樣的結果就是,沒有獲得同等支援的莊東王死了,甚至可說是死得有些不值。
明明是結丹當中的頂尖人物,又是驅狼吞虎,又是安排內鬼,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還不是擋不住元嬰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