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石璣子也不是什麼無名之輩。
人家石璣子是道齡數百年前的修士,早年落魄無依,混跡草莽,鬱郁而不得志。
一朝時來運轉,遭逢奇遇,卻也並未立刻崛起,而是幾經周折,方才慢慢積攢下如今的基業。
但數百年時間,也確實不是白活。
石璣子在這數百年的時間裡,結交了不少朋友,積累了不少財富,復又如同李柃這般興起振興道途,傳承絕學的念頭,因而召集弟子門人群策群力,共同籌備這立宗之事。
他擺明了就是不想再過個百年,鬧得“先師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在這件事情上面,所著之力是非常巨大的。
可以說,一名草莽之中崛起的豪強之輩,積攢半生之力,都在這邊了。
這般的競爭力度,算是非常強勁的。
別人有數百年積累,有堅定決心,絕不可抱之以僥倖。
李柃沉吟良久,問鄺歷道:“那位石璣子石大師,都有些什麼值得稱道的本錢?”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瞭解自己對手是非常必要的。
這種事情也可以考驗金錢會的功夫,看看他們有沒有做足。
鄺歷並沒有讓他失望,很快就回答道:“那位石大師道齡五百,收了數代弟子,扶持出凡俗昉甾國八大氏族。
昉甾國是西邊大洋深處一個島國,大小約莫千里,周邊算不上繁華,但卻也在航線途徑之處,是一個常用的補給點,多有散修往來。
他們憑此開坊立市,已經在那裡經營四百多年,財富方面,應是足有五至十億以上,坐擁多座偽靈地,靈藥苗圃與礦山……
據傳石大師手中最為寶貴的是一件價值近億的煉丹寶爐,每月都能出產一批修仙界中常用靈丹妙藥,價值近百萬,不過最近百年以來,已經很少聽說他親自煉製那些丹藥,都是交給門下弟子,他自己則在潛心鑽研結丹大藥,欲求以此證道,成就結丹。
按照我們估計,他如今突然一改過往作風,應是屢番失敗之中,逐漸斷絕了這個念頭,改為追求道統傳承,那麼最近百年,出產極少,反而多有消耗。
不過他的門下有弟子供養,各弟子之中,總共出了四名築基,最年長者也已經有三百道齡,都是小有名氣的煉丹師,每一人都擁有各自法寶與門下基業,底蘊著實不可小瞧……
除此之外,當年他是否有從那座仙府之中帶出什麼寶貝,外人不得而知,他手中那座丹爐,也曾有人懷疑過根本不是十甲法寶,而是更為貴重的千年重寶,甚至靈寶,道器之流!但這麼多年過去,不見在其手中發揮什麼用處,姑且也先以十甲法寶計論……
至於其他的,人脈關係,背景靠山,倒是不必多提。
築基修士往來,多半也是築基修士,而且在這種事情上面,充其量就是宗門成立之後,掛名擔當個供奉長老,有難之時出來撐個場面。
只有他背後曾經多番倚仗的一位結丹真修值得注意。”
李柃一直耐心聽著,心裡默默盤算。
這位石璣子,的確沒有白活這麼多年,底蘊可比自己深厚太多了。
別的不提,光是門下四大築基真傳,八大世家,就是自己發展上百年都未必能夠趕上的底蘊。
其他都是在此基礎上附帶之物,比如因著交易往來結下的交情,因著利益所招攬的散修供奉……
聽到最後,他微微抬頭,詢問道:“結丹真修?”
身為煉丹師,石璣子能夠與結丹修士攀上交情,絲毫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