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錯,正是這樣。
對於當時的李柃而言,他又何嘗不是那個被髮掘起來的民間奇人異士?
“我終於明白,夫君你為何要把信靈香的方子給那池師傅了,他如今是老了,沒有什麼指望,但是留有子孫後人,將來未必不能出個香道世家。
此間尚有因果,一飲一啄,皆由前定,說不定將來開宗立派,道途之興,都得應在這種微妙的緣分上面!”
她說到這裡,不由得傳音問李柃:“你的神魂擁有大修士的水準,還曾連歷三劫,位格之高,尋常元嬰都比擬不了,難道是有什麼發現?”
李柃道:“不錯,我隱約有個直覺,池家可能會出香道之才,說不得將來我的法門,技藝,還得靠著那人來傳承和發揚光大。
正所謂獨木不成林,香道之興,必有宗門,弟子,附庸勢力,如今閔蓮,辛大元雖然隱約有被我引入道途的趨勢,但都各有各的問題,難成為我正式弟子。
他們合該掌握一兩方法為止,各得技藝,難授真傳。”
“真傳……”慕青絲微微動容。
修仙界中收徒傳藝的習慣,一般都是以築基境界為起步。
只有築基修士,才擁有足夠漫長的生命和足夠穩定的條件去接受那些博大精深的道途。
在築基之前,無非就是一些記名弟子,雜役之流,有前途的就收為正式弟子。
但都和真傳有所差距。
這裡所說的真傳,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傾囊相授,無所保留。
世間難得天才之輩,傾囊相授也未必學得會,更何況敝帚自珍?
這也是道途發展所需要。
其實在螺螄道場,妱夫人也有把李柃作為真傳弟子的意思,那是當真傾囊相授,無所保留。
但兩人之間並沒有師徒的緣分,也就沒有沾染上這份因果。
可如今,李柃卻隱約察覺到了自己和池家的某位後代會有師徒名份,合該由此一人,傳承自己道途。
等到弟子歸位,再得徒子徒孫,自己的香道基業就算是真正立了起來,那時候再得結丹,說不定過個幾百年,也是一方老祖了。
開宗立派的事情,就算是定了下來。
當然,就算那樣,也仍然還只是侷限於這一地界的小眾道途,實現了立竿見影的小目標而已。
離香道大興,還遠著呢。
慕青絲聽完李柃解釋,不禁暗暗驚奇。
李柃的感知能力就算在元嬰修士之中,也算是最為頂尖的那一種了,香道通幽,又有天香之德,所以奉神明,可以達蠲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