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繼續說道:“其他道途的情況,你們也看到了,這也稱宗,那也稱門,各自都秉持自我理念,相互不服,又因先祖貢獻不以,世系逐漸混亂,竟然漸至難以溯源!
時至今日,修仙界已然是法道天下,但是法道由來,以及正本清源的道祖誰人還知?各派祖師都有各自的說法,彼此爭論不休,這是文化源頭上的不統一。
如若香道能成主流,我等之名隱去亦無不可,但我等為小眾,不應如此行事,從今便要為後輩晚生計,梳理清楚各自法統和傳承淵源,以便萬世流傳。”
世間人難長生,而宗門,世家,教派流傳萬千年只是等閒。
但在流傳的過程當中,子孫後輩不知先祖,先祖難料子孫後輩之事時有發生。
一個凡民,可能知道自己的父母,知道自己的爺爺奶奶,但卻未必知道太爺,太奶,祖宗往上多代的名號與來歷。
往往只有留下族譜的大家族,或者積年富貴的豪門望族,才會知曉這些。
這是一種繼承關係,亦是財富和凝聚力的表現。
當然,這裡面也有負面的東西,比方說封建家長的弊端,比方說歷史的包袱……
但李柃清醒認識這些之餘,看重的是其益處。
現代化的工業時代,社會講究原子化,主張個人自由,國家一統,這裡的時代背景是大前提。
修仙界多為強者大能執掌,一人之力可敵一國,宗門世系也意味著血脈,道統等等重要之物的傳承,不可不察。
所以,工業社會搞這一套是開倒車,但修仙社會搞這一套,卻是正本清源,造福萬世。
只有如此,後世香道修士才是有傳承,有道統,有法門的三有修士,不至於輕易流散出去,淪為其他道途的附庸。
除此之外,這種名分與地位也關係著創立道統的因果,李柃欲證大道,隱約察見了其中的玄機,要將香道氣運收攝。
這也是天經地義。
眾弟子對此倒是並無異議,他們為二代世祖,同樣是香祖之一,享有著不小的道途權柄。
但成為大修士,對他們而言過於遙遠,此刻考慮更多的是具體的細節操作,比如門派如何選址,弟子如何招納,彼此之間如何相處等等。
李柃道:“既然採用的是一宗多脈的體制,那麼即便法統上各自獨立,仍然需要遵從統一號令,服從宗門的大局。
你們仍為積香宗弟子,各脈子弟,晉位真傳者仍然要入籍,但相應的,各自享有繼承宗位與在此任職的權力,甚至後世宗主也必須從各脈首領當中產生。
其他首領則為宗門長老,具有參議之權,相互制衡,這是依仿古之大宗峰主的制度。”
李柃大致闡述了一番分權的思想,但在這裡,更多是結合修仙界強者一言九鼎,餘者莫不服從來說,相互制衡,只適合同階大境界的情況。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支脈與宗門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協調各自利益的辦法了,避免峰主制度的弊端。
李柃做了幾手準備,最壞最壞的情況,也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哪怕後輩不肖,多有內鬥,搞出些什麼靖難之役,奪門之變的把戲,也要給自己把肉爛在鍋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