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間,數年過去,積香宗的人才局面大為改觀。
這是積香宗成立接近半百之年的關鍵時期,以一代人二十餘年成長時間為限,又二十餘年生養成長,就足以發展出多個階層,不同層次的人口與基層底蘊。
煉氣後期,煉氣中期,煉氣前期,乃至於普通凡民的平滑階梯順利成型。
積香宗內,除舒家這樣得了先機的幸運家族,逐漸出現不少土生土長的本宗家庭。
他們以一家數口十數口為單位,或祖上為修士,後代為凡民,或正好反過來,凡民子弟成為了修士,興衰成敗,各有不同。
但相同的,都是積香宗人的身份。
絕大部分宗內弟子祖上是外來人口,但是其父輩在宗內紮下根來,自己出生年月比宗門創立還晚,那從一出生開始,就擁有了宗籍。
其成年之後,或為附庸雜役,或為香市執事,或為內門弟子,也會融入宗門生活。
此後各有子女,傳宗接代,便做到了父母輩,甚至爺爺輩。
新生代的弟子便可以稱得上是祖上三輩皆為宗人,完全的本鄉本土出身了。
在新生代成長起來的同時,第一代移民,除舒望生,閔蓮這樣的築基長老,其他的也基本都已老邁,相繼壽終正寢。
就連一向身體硬朗的辛大元都正式告老退休,頤養天年。
他已經老了,沒有辦法再做事,未來是年輕人的時代。
當這份辭呈遞交到浮雲臺上之時,李柃才恍然驚覺:“老辛都已經快要滿百歲了!”
這傢伙加入宗門前就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四十餘年過來,的確也幹不動了。
“算了,以前的因果也算了結,是時候該頤養天年了。”
仔細想想,就算是煉氣後期修士,幹到一百歲才退休也已經夠老。
他為宗門奉獻了大半輩子,是時候該享福了。
於是親自審批,准予管事長老的待遇退休榮養。
這人其實是有機會築基的,但在最初的香道試驗當中慫了,沒能像閔蓮和舒望生那樣逆天改命。
此後,玄辛歷三零七五至三零七八年間,內門弟子朱利生,洛英等人陸續築基。
似乎是因離膺和舒長生開的好頭,後續弟子們大受激勵,再有充裕的資糧供應,人才便如雨後春筍冒出來。
這其實也有李柃暗中洗白黑吃黑所得,逐漸將大筆海盜財富消化吸收的原因在。
為了製造更多築基真傳,他是不惜代價的,幾年間就花銷了數十枚築基丹,惠澤五十餘人次。
結果還算令人滿意,短短几年內便再添兩名築基弟子。
於是,李柃繼續將大筆資糧開銷在此,積香宗人才輩出,新的香品也陸續有成。
玄辛歷三零八零年,宋陽築基,李柃釋出玄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