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師兄,你感覺到了嗎,這些人身上亦有香,是勞動者的正氣,是百姓的憧憬和喜樂。”
這些凡民力工並沒有察覺到,不遠處的一家茶樓上,兩名身佩徽記的積香宗弟子把他們閒聊停在耳中,各自面上浮現出幾分笑意。
說話的是當中一名明眸皓齒的年輕女子,約莫二十出頭,穿著一襲鵝黃色的素雅長裙。
在她旁邊,則是一名白衣弟子,生得雖不俊美,但卻同樣有股溫潤如玉的君子風度,坐姿筆挺,眼神明朗,絲毫不遜外面那些世家出身的精英子弟。
“不錯,我隱約有所感覺。”他微微點頭,對女子說道。
女子道:“師尊曾經說過,香者氣之正,這品香百味,本質上是以心感氣。
倘若是天賦異稟之人,當可直接以觀想之法照映香魄,察見宛若實體的物質構成,這般的境界我等無從感受,但卻因師尊開闢道理,尋得趨近之機會,完全能夠退而求其次,只以通感聯想與共情之法品味。
人香之典,自然得從人世間去尋,人生百味,喜怒哀樂,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心情,都有不同性味,不求感知完備,但能掌控其中一二,就足以尋得真道。
所以我選擇的道路,是這樣的人世百味,結合古之食仙的傳說,嘗試開闢那香食之道。”
男子面露讚賞之色,深以為然:“師尊所創,是食香煉魂,食香煉體的高深法門,洛師妹得數分真傳矣,只可惜師兄愚鈍,迄今為止都未能尋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說到這裡,他不禁略顯落寞。
女子連忙安慰道:“宋師兄,你一定也能尋到自己方向的。”
男子擺擺手,苦笑道:“莫要為我浪費時間,此前不是已經說好了嗎,今日是陪師妹你來此採風觀摩,好為接下來的宗慶盛典再創新品尋找靈感,到時候嘉賓齊聚,也的確需要一些具有本門特色的美味佳餚方可招待。”
原來,這一對男女弟子是積香宗新一代的內門精英,分別叫做宋陽和洛英。
其中洛英正是此前那些碼頭上的力工談論到的五香燒雞的發明人,也是最近風靡各方坊市,廣為各方老饕食客所喜愛的百味香的創造者之一。
她以香入道,求的卻非傳統意義上的薰香諸法,而是偏重於烹飪的食補之道。
各種靈材,寶物用於醃製肉食,調配佳餚,擁有著不同的作用,鑽研至深,甚至擁有著不遜色于丹藥的作品。
李柃對此女的出頭也是樂見其成,結合自己前世所知的一些門路講解,開拓其視野,至今已經能夠製作出含有靈蘊,能夠發光的菜品。
由於李柃自己側重方向並不在此,所以此刻的洛英肩負著他的殷切期望,將來要為他開疆拓土,征戰四方。
不過在這時節,洛英所注重的也不是什麼道途前程和未來基業,而是將於數日之後舉行的宗門大慶暨焚香盛會。
慶典之後,當有宴飲,招待各方嘉賓與豪強人物,洛英這位天工院的新秀安排好諸人之餘,自己卻跑到了此間觀摩人生百態,品味世態人情。
平心而論,她的香道天資並不算太好,充其量也是特定領域略有靈覺的水準,連辛大元都遠遠不如,但卻在廚藝方面展露出了過人的才情,她的眾妙化香訣,幾乎也都是以美味佳餚的形式展現出來。
她……可以把靈蘊入味,化作香料佈施於事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