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石洞中,李柃教鰈兒製作酴醾香之法。
“此香當以海國所產為勝,出大西洋國者,花如中州之牡丹,遇到天氣淒寒時,霜結於地,萬木凋零,都會失去其原本所具的香韻,惟有這種酴醾花上瓊瑤晶瑩,芬芳襲人,如同甘露,不失其香韻。
你可以此法辨識良材,其花浸水以代露,貯琉璃瓶中蠟蜜封固。
取用之法,有香食,香飲,沐浴,復以薰香入味之法薰陶己身,久而彌香……”
酴醾香是李柃在竹步國內發現的香品,借池家秘傳之方和特產之物煉製而成。
憑此一物,他推匯出了適合香道的煉氣期修煉之法,薰香入味。
“此法關竅,在於引香入體,改變自身性味,生成人香,大成之後,以我香道香神觀想法凝鍊,即可配合信靈香供奉,食香煉魂。”
他從高屋建瓴的角度,又教鰈兒香道後續的修煉之法。
“此後必修,則為眾妙化香訣,以眾妙之香凝鍊香神,不斷提升自身道體和元神水準,直至築基圓滿。”
鰈兒眨了眨眼睛:“這就是香道修煉之法,聽起來好像也不難?”
李柃道:“不錯,正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我香道從煉氣境界至築基境界的修煉方法和方向全部都在此間了,概括起來,就是酴醾香煉體,信靈香煉魂,陰陽虛實合一,鑄就道基,如此而已。
其實法道亦有五行靈根引氣入體,五行合一,罡煞化形之說,都是同樣的道理,具體到如何實現,各家各派自有秘方,那是屬於術的範疇。”
鰈兒也是有基礎的,並非全然修煉盲:“道,法,術的區別,我知道。”
李柃道:“所以我現在傳給你的法門很簡單,真正細節都在秘術,我們往來出入此間也不容易,傳給你制香之法,以後才能慢慢自己調配,那麼必修的幾課,都在我這《香典簡本》一書中。”
鰈兒道:“《香典簡本》?”
李柃道:“對,《香道大典》是我主持編撰,集合百家之長和前輩高人心血結晶的香道叢書,包羅與香道相關的加工,調製,精煉,鑑定之法,但絕大部分都是為了增益上限,培養真正的香道人才所設定,引領散修入門不必如此麻煩,必修的兩方,信靈香,酴醾香,兩法,香神觀想法,眾妙化香訣,即可。
我現在就送一本給你,有空的話,可時時研讀。”
當即從囊中掏出一本《香典簡本》,送給鰈兒,又幫她記憶和理解。
鰈兒本就聰明,幾日功夫,竟然都能通讀無礙了。
她並不知曉的是,李柃此刻也在思考香道的前景。
“煉氣境界,築基境界的香道之途,我都已經打通,然而我如今自身修為亦在此處,該如何結丹,成嬰,乃至更進一步結出道果?”
正所謂,教學相長,這次親自傳道授業,是李柃一時興起之致,也是業藝成熟之後,對自身道途和修煉成果的一次總結。
這一總結,就立刻發現了問題。
自己暫時還無可以交給鰈兒,適合築基之後的東西。
只不過,李柃也並非第一次思考這樣的問題,丹道大師石璣子的失敗經驗,為他奠定了一些基礎。
他曾以石璣子為例,推導香道結丹之法。
“丹道關鍵,在於真丹,洞天。
其中真丹乃是金丹之始,需以精氣神合一,三寶凝聚,原本就是法道取自於丹道的術語。
石璣子雖然失敗了,但並不意味著他的方向就是錯誤的,他只不過是擇取了一條採煉他人的邪道捷徑,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