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叱厘國恰巧趕在青黃不接的時期,上任庇護者已經老死,王族之中又有佟禮成才,成為修士,這才得以和本宗結契。
竹步國的話,尋求的是散修庇護,我也不想以強勢壓人,且讓他們履行完當前的契約,幾十年之後再說。
不過一碼歸一碼,宗門的掄才大典是真正的大政,我也不可能輕易把生源地侷限在任何一國。
還是要多多開拓,謀得更多落子之地。”
慕青絲笑道:“剛才那佟禮,倒是頗為識趣,一下就答應下來。”
李柃淡淡道:“他不答應也沒有用,我既然都把這個大政告訴他們,就是打算一力推行,他們若想不被淘汰,唯有讓自家子弟多攢學識,多取真經,將來謀求開宗立派,或許還能以香火之情繼續得享支援。”
慕青絲道:“此事倘若能成,阿叱厘國內,說不定會多出一個香道門派,無論叫做什麼都好,都是繼承的夫君你的道統。
而後再有竹步國,青川坊等等多處地界,都可以成立香道勢力。”
李柃道:“確實如此,我預計在百年之內,扶植多個小型門派,如同開枝散葉,分散各處。
它們並不納入積香宗體制,也不受我直接管轄,而是以道統傳承為樞紐,建立起類似朝貢體系的香道勢力聯盟。”
類似國家疆土,有封建式的分茅胙土,亦或郡縣設制,藩鎮割據諸多模式,宗門也有宗法道統的傳承,各自側重有所不同。
有些宗門重視一體化發展,但卻多見於成熟道途的體系。
有些宗門避世清修,只是繼往聖之絕學。
李柃新立香道宗門,自然是以積極進取的態度為主。
他可以預見,香道擴散,會給後世一統或者其他事情帶來麻煩,但也只能服從於歷史的侷限,把自己這個開宗祖師所能做的事情做完。
其他的,留待後人去做。
故此,弟子們倘若學藝有成,都要外派出去,開枝散葉。
未來的香道宗門,也肯定不止自己創立的積香宗一家,而是有其他許許多多個宗門派系。
香道也面臨著丹道,符道,陣道,器道等等其他旁門宗門的競爭,當趁自己還有影響力,多多跑馬圈地,紮下根來再說。
……
小半個月後,來自阿叱厘國的幼童們已經被安排妥當,各自登名造冊,錄入學籍。
他們進入的是宗門設立的基礎學堂,在此授予識文斷字,日用百科,力求成為有見識,有思想的仙宗之人,但卻並不強求什麼修為法力。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修士,一些根骨天資上的問題,李柃也沒有辦法解決,只能是順其自然。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李柃要徹底放任。
該做的檢測,該進行的關注,還是如常而為。
這一批幼童共計有千人之多,當中已經發現了十名靈根俱全者,都是佟禮等人事先進行簡單甄別,然後送來。
這是傳統上法道修煉有望之人,但卻未必見得是香道需要的人才。
而後又進行一番別樣的聞香,薰染方面的檢測,發現疑似鼻竅通靈者三人,感知特異者一人,精神特異者一人,盡皆記入秘檔,暗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