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發現,其中煉煞的部分,似乎與雲遁之法略有相通之處。
正所謂道法自然,天下修士皆以自然為師,對天地大道的感悟不同,誕生出大相徑庭的修煉路線和法門。
但本質上,追求都是一致的。
這種相通之處會在高深境界彼此交匯,乃至殊途同歸。
李柃想,是否可以將其中精髓移花接木,利用魔道煉煞的手法轉煉雲煞,亦或自己凝鍊的有形香煞,從而誕生出顯聖之能。
但如此一來,必先創造出一種全新香品,能夠發煙生雲,供應煉煞所需。
李柃不可能當真如同魔功所述那樣去作奸犯科,採伐殺戮所得的血煞之流修煉神通手段。
他想到的辦法,是利用自己長處,尋找香道之中可用的事物進行替換。
“這個辦法似乎可行?如若真的能夠創造出這樣的香品,不但於我自身有益,連其他祭煉雲煞者也多出了一種堪稱香雲的全新雲遁,堪為修煉資糧。”
靈感迸發,李柃立刻前往含香閣,埋頭嘗試起來。
晌午時分,僕役來報,香事局官員投帖拜訪。
這是真正訊息靈通之人。
雖然表面看來,香事局的籌辦和李柃這個駙馬爺毫無關聯,但實際上密不可分,不可能不前來拜個碼頭,請他在仙師面前多多美言幾句。
李柃想了一下,接下拜帖,前堂會客。
這時他才知道,這個正在籌辦中的香事局主事者姓裴,居侍郎職,隨行的都是將要在香事局中任職的主要官員。
李柃身居高位而不自矜,對方又有意攀附,自然賓主盡歡。
閒聊了一會兒,李柃突然想起自己在黃蔻鎮的奇遇,問道:“裴侍郎,不知你對天材地寶之中適合制香的材料瞭解多少?”
裴侍郎道:“長久以來,凡民百姓接觸天材地寶的機會甚少,我等也不曾專門收集過相關資料,所以無從深入瞭解。”
“不過天材地寶亦通凡物之性,既然凡物之中有可以制香的材料,按理說來,天材地寶當中相似者應當也行。”
“除此之外,就是修仙界中流傳下來的遊記,傳說了。”
“駙馬爺若想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不妨從《萬國風物誌》一書去找,據傳這是多位遊方仙師聯合彙編,各自把自己紅塵歷練,四處探索的遊記貢獻出來,還有後來者在不斷增補完善。”
緊接著又自告奮勇道:“裴某恰好讀過此書,如蒙不棄,願為索引,標註出與香料等物相關的篇章出處。”
瞧瞧,這年頭,連拍馬屁都得有文化知識才行。
李柃讚歎道:“裴侍郎果真學識淵博,那就有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