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常夏想起了小時候曬場上的穀子,被掃到一個大 箕裡,顛來顛去,過幾日,又被傾倒到另一個箕裡,終不像安扎糧倉那樣穩固。而且,租房子,又要花錢,柏賢的那點工資,供兩人花銷,已是緊張,現在又多出了一筆開支,她還不知何時能找到工作?
常夏終於意識到,他倆顛波的生活才剛剛開始,茫然的未來黑沉沉地傾壓過來。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剛才背過的詩掠過常夏的心頭。
(二)
“曾經的我就像進了生活的保溫箱一樣,遊戈在單位的空間裡。保溫箱的玻璃是透明的,我也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然而當我想遊向外時,這透明的障礙就阻止了我們。
而現在的我,好不容易打破那層透明玻璃出來後,又如同一隻遊在乾渴河床上的小蝌蚪一樣,我只有遊進社會就業的大河洋裡時,才有機會生存下去。”
自從找工作起,就開始慢慢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了,生活裡不僅有愛情,更嚴酷的是:生存。在小鎮國企裡,至少她還過著一份自食其力的生活。
大廈裡,一個穿襯衫、打領帶穿著整整齊齊的瘦子在臺上,他打著手勢,發自肺腑的:“沒有比這更好的賺錢機會了,哪個企業能給你提供這麼好的創業時機,不要一分錢的創業資金,你只需要擁有兩條勤奮的腿就行了。”
他們推銷的是一種昂貴的少兒英語教材,目標是帶孩子的家長,大街上、書店裡、商場裡、小區裡等等,市場寬闊似海洋,所以他們的臺灣老闆五十多歲才開始創業,你看,現在,租了整整一層大廈,開著空調,讓你們涼涼爽爽地坐在這裡聽課,喝著免費的純淨水……
臺下的興奮被攪拌起來了,不時有人舉手想發言,就像月亮下的蟹殼一閃一閃。
隨後又換了一個矮個子走上臺去,也是曬得黑瘦的,也是穿著整齊,額頭的一縷短髮絲打著溼髮乳,溼溼的微微翹起,他精神抖擻,鼓動著胳膊,揮起的胳膊像在他的腦袋上面發出了一支翅膀:“孩兒們,在這裡能找到你們的人生舞臺,你看看我,去年畢業的時候吊爾啷噹,現在呢,一個月的收入,你們猜……”
臺下的二十幾個人猶如又重新進了幼稚園,挺直上身雙手背後,坐在靠背椅上,聽著臺上的老師把他們帶進隆隆的發財故事裡。
房間裡最多的便是一排排的靠背椅,頂前面一個臺子,掛在牆上的一塊黑板,有點像教室的樣子,只不過沒有課桌。靠牆角一臺飲水機。
昨天時,常夏去人才市場找工作,遞了簡歷後,今天通知來面試,就加入了這陣營。像別人一樣,臺下的常夏也激動得心潮澎湃。
最後換了一名三十多歲的高個男子走上臺去,表情森嚴,他的目光像個罩子似似,環視臺下,臺下人的表情頓時凝成一塊岑靜的平面。
“知道嗎?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不知道明天怎樣弄吃的?而另一種人,不知道明天吃什麼?因為他吃得實在太多了,都不知道怎樣把他的食慾挑動起來。你們要做哪種人?”
他頓了頓,壓重了聲音,在他聲音的重壓下,似乎把下面的人都壓裂了嘴。
他的目光所掃之處,猶如一道橫槓,常夏在橫槓下,畏縮地想到:“我現在就是前一種人,不知道明天怎樣弄到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