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條秀吉的溫言相詢,小早川隆景卻是眯了眯眼。
此時的毛利家,情況其實並不好,早已不是當年橫掃西國的無雙霸主了。
毛利元就一生跌宕起伏,以微末國人之身,打下偌大的地盤,的確稱得上智將之名。
但她最大的成就,還是成功將三個女兒捏在了一起,以毛利兩川體系穩定了毛利家的基本盤。
毛利元就用三矢之約規勸三位女兒這件事真假難辨,但三女各執其職,團結一致通力合作,是確有其事。
只是毛利隆元早逝,吉川元春性子強硬被一條秀吉排斥邊緣化,鬱鬱而終。
如今的毛利家是以小早川隆景為首,政治路線上配合一條秀吉,對抗斯波家。
小早川隆景雖然被譽為智者,但武家重武勇,毛利三姐妹中善戰為名的是吉川元春。
吉川元春與小早川隆景早有不和,雖然吉川元春年長些,但她脾氣暴躁,毛利元就更喜歡穩重多智的小早川隆景多一些。
即便是傳說中毛利元就主持的三矢之約,簽字順序也是毛利,小早川,吉川。
由此可見,吉川元春的地位更多來自於她的善戰,而不是母親的眷顧。
毛利元就死了之後,毛利隆元早逝,毛利家其實是由吉川元春與小早川隆景分庭抗衡。
與溫和派的小早川隆景不同,吉川元春是對抗織田家的強硬派。
對於當年本能寺之變之後一條秀吉的西國大回轉,吉川元春也是耿耿於懷,覺得一條秀吉欺騙毛利家簽下了停戰協議。
可小早川隆景卻認為毛利家必須要與一條家合作,因為尼子勝久死後,毛利家與尼子家的血仇已經解不開了,斯波家那邊沒法溝通。
不依靠一條秀吉,如何對抗蒸蒸日上的斯波家?等到他日,尼子家捲土重來,毛利家拿什麼抵擋?
吉川元春與小早川隆景的路線之爭,最終以吉川元春邊緣化之後過世而終結,小早川隆景從此引領毛利家,開始緊密與一條家合作。
但時至今日,毛利家內部依然有反對的聲音存在,認為毛利家沒必要與一條家徹底綁死。
隨著一條家形勢不利,毛利家內部的這種聲音,讓一條秀吉與小早川隆景的關係染上了一層灰霾。
在一條軍團中,只有一條家沒有退路,其他武家大名還有退路,這是一個不好的傾向。
一條秀吉需要自己陣營中的最強大的盟友毛利家沒有退路,而眼前就有一個絕佳的機會。
論打仗,小早川隆景其實沒有太過硬的戰績,毛利家的硬仗大多是吉川元春打的,小早川隆景最多算個二流名將。
一條陣營人才濟濟,一條秀吉這次卻執意讓小早川隆景主持對上杉義景的圍獵,這是對小早川隆景的信任,也是給小早川隆景壓力。
數萬大軍有心算無心,圍剿上杉義景,成功率很高,一條秀吉志在必得。
只要此戰的總大將是小早川隆景,那她就徹底得罪了斯波義銀,只能硬著頭皮壓下毛利家的反對聲音,跟著一條秀吉一路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