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地產由此產生教育價值,終南捷徑,不漲才是怪事。
十畝上好的水田只能帶給姬武士一年一石半的稻米,這還沒算上春耕秋收的農忙折騰,天災人禍的歉收絕收。
就這般辛苦,才能賣上三十石糧票。
斯波地產能提供安全的住所,良好的教育,未來的前途,為什麼就不能賣出六十石糧票呢?”
聽前田利家這麼一分析,村井長賴頓時覺得好有道理。
斯波地產的價值並不在土地本身,而是在社會賦予的附加價值。
就像是現代社會,房產一平米的建築成本只有一兩千塊,卻能賣出十倍百倍的價格,為什麼?
因為房子的價值不只是房子本身的居住價值,還有社會附加給房子的地區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附加價值。
而中古時代的斯波地產還無法達到現代社會的福利,所以只能賣出上好水田的兩倍價格。
但反過來想,農業時代的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能比土地更昂貴,斯波地產其實已經是非常成功。
就是在高田陽乃的佈局,前田利益等先行者的開拓之下,斯波地產已經有了行之有效的賺錢模式,成為了印鈔機一般的存在。
這也讓斯波中央和地方產生了極大的矛盾,這個誰都沒想到會發育得這麼好的金礦,到底該由誰來主導?換句話說,誰吃大頭?
村井長賴看向一臉疲憊的前田利家,終於明白她為什麼說自己沒得選,自己也是斯波地方武家。
武家重利輕義,嘴上都喊著團結一心,追隨聖人,可誰心裡不念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就算前田利家自己在意聖人的感受,但手底下一大群人張著嘴巴嗷嗷待哺,也由不得她隨心所欲。
現在人人都指望斯波地產發大財,老好人前田利家怎麼可能站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對立面去?
無非是那些卑賤的下層人吃些虧,前田利家得多考慮考慮自家人的樸實感情呀。
不是隻有前田利家為難,各家各人,也都是這般為難。
近畿斯波領在斯波地產建設的成功展示,特別是前田利益這個大搞學區房狂攬錢糧的暴發戶,讓所有斯波地方武家都動了心。
包括前田利家在內,大家都花錢買了土木材料,請了寺子屋的老師,正摩拳擦掌準備大賺特賺。
這個時候,誰出來幫同心秘書處說話,就是和所有斯波地方武家作對。
前田利益不願意向蒲生氏鄉服軟,不只是她性子傲嬌,更是背後被無數刀槍頂著,她退不得呀。
她要是一低頭,向同心秘書處屈服,馬上就會成為所有斯波地方武家憎恨的懦婦,叛徒,立馬聲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