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第2066章勘合貿易重開的難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66章勘合貿易重開的難題 (2 / 3)

正如當年足利義滿用剿滅倭寇這件事滿足了永樂皇帝,得到了勘合貿易一樣,義銀也可效仿舊例。

但現在的天朝,與永樂時候的天朝已經大不一樣。

天朝對外貿易,主要是透過市舶司來進行,所以才有了舶來品這一名稱。

市舶司從唐朝起,直至明朝,一直是歷代朝廷負責對外貿易的主要機構。

先前不談,只說明朝。

明制承襲元制,但洪武皇帝卻不喜對外貿易,早早閉關,於洪武七年關閉明州,泉州,廣州三處市舶司。

直至永樂皇帝繼位之後,南征北戰,文治武功,到處都缺錢,到處要用錢。

於是,永樂皇帝重開市舶司,建立太倉,寧波,泉州,廣州,交趾五處。

眾所周知,交趾之後就沒了,所以明朝對外貿易的市舶司,主要是太倉,寧波,泉州,廣州四處。

其中太倉因為倭寇侵襲,很早就關閉了,寧波負責島國,泉州負責琉球,廣州負責東南亞,各司其職。

而後,天朝島國之間的勘合貿易給雙方帶來了大量財富。

島國的交易品質量很高,主要有銅礦,黃金,硫磺,特產品,而大明給日本的主要有絲綢,砂糖,陶瓷,銅錢等。

雙方其實都在勘合貿易中賺到了好處,但島國在朝貢貿易體系中的地位很低,只有十年一朝貢,而半島卻能夠兩年一朝貢。

但僅僅只是十年一次的朝貢,也讓足利義滿得到了貿易權,從此足利家富可敵國,真正壓制了天下武家,穩定了足利幕府的統治。

義銀想要的勘合貿易,自然是全面通商,儘可能讓這項收入成為斯波家的財政支撐,並且也是在政治上形成親天朝的氛圍。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要斯波神權的根子在天朝這邊,那麼親天朝的政治態度就很容易延續。

但天朝,卻未必樂意重開勘合貿易,這就是天朝內部的問題了。

永樂皇帝一朝花錢巨大,之所以財政健康,就是因為大力發展了對外貿易。

但正是因為這塊肉足夠肥,也導致了之後的海禁,因為看見皇帝吃上了肉,地方利益集團也動了心思。

嘉靖二年,天朝重申海禁,關閉寧波,泉州的市舶司,只留下廣州市舶司。

不久,廣州市舶司也被關閉。

而島國方面,足利家式微,細川家與大內家在寧波爭貢,造成了寧波倭亂,直接導致勘合貿易被取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