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大評議與斯波聯儲聯席會議聯動,搞出了大動靜。
斯波家的聖人接受了天朝的冊封,以呼籲和平為抓手,開始限制一條秀吉的戰爭動員能力。
臨時幕府以各項措施阻滯軍需出口,斯波土倉則根據斯波聯儲的決議,收緊貸款,加大利息。
這一套組合拳下去,極大限制一條秀吉麾下武家融資還款的能力,讓她們的動員成本不斷加重。
地方上不堪重負,怨氣日深。
而就在此時,南伊勢又爆出刺殺織田信包未遂的事件,當地武家甚至開始武裝抗稅,引得其餘各地一條麾下武家蠢蠢欲動。
套在一條秀吉頸上的繩子越勒越緊,斯波一條兩家的關係也日益緊張。
———
初夏天氣漸暖,奈良盆地的溫度卻還適宜。
在多聞山城不遠的小山丘上,義銀正眺望遠處勾畫的地面靶,那裡堆滿了準備挨炮的雜物。
在他身後,克里斯汀娜交代幾句,一名姬武士快步跑下山,到山側的火炮陣地傳令。
不久,三聲轟鳴依次響起,炮彈準確命中了地面靶,將擺放在上面的靶物砸得四分五裂。
義銀滿意得點點頭,說道。
“不錯。”
克里斯汀娜以一個軍人的嚴謹低聲說道。
“為了這次演習,火炮手事先三天就開始測量試炮,所以準確度很高,但到戰場上就沒這麼精準了。”
義銀搖搖頭,說道。
“你的要求太高了,在這個還是以封建動員為主的島國,炮火威力已經足以崩潰驅散大多數的動員農兵,瓦解軍隊的組織力。”
義銀倒不是妄自菲薄,這時代的島國軍隊的確不咋的。
雖然百年亂世鍛煉出了一群不怕死的中下層姬武士,但軍隊從來不是看個人武勇的地方,組織力才是最要緊的。
按照島國封建制度的動員力,每一萬石大概能夠動員二百五十人參與戰事,其中約五十名姬武士,二百名農兵,就是四比一的比例。
沒有脫離農業生產的農兵,組織力極其低下,大多數時候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哪邊的姬武士能打,農兵跟著一擁而上,哪邊就能贏。
織田信長為什麼能夠橫掃島國,打得各方勢力滿地找牙?就因為濃尾平原是糧食產地,她可以訓練更多的脫產士兵。
卒族的興起,鐵炮的應用,配合相應的槍陣,弱化了姬武士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
換而言之,織田家的軍隊雖然還處於半農半兵狀態,但組織力已經比同時代的武家軍隊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