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事,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皆是一愣。
北條家在關東平原南部經營四代,外交手段無孔不入,和各地武家都有眉來眼去,訊息靈通。
武田信玄在同心秘書處的資訊迅捷,引來上杉北條兩家側目。
北條氏政也不甘示弱,說透了關東將軍足利義氏的窘迫,顯示了北條家的能耐。
曾經野心勃勃的關東將軍足利義氏,現在連足利苗字都不想要,只想找個地方安度晚年。
足利義氏想滾,三強藩也無所謂,但她上書聖人,要把古河領送給關東斯波領,換取安度晚年,這就觸動了三強藩的敏感神經。
島勝猛現在捏著大胡領,東武藏兩塊地盤,石高一二十萬,已經讓三強藩感覺到這根釘子的厲害。
如果再讓島勝猛吞下古河領,動員力增加到二三十萬石,就更讓人頭疼了。
更麻煩的,武藏下總兩國是利根川氾濫的重災區,隨著利根川改道工程的建設,下游被洪水長期泡爛的淤泥沼澤已經漸漸浮出水面。
長期來看,島勝猛手裡的關東斯波領會越來越強,日後石高增長到五十萬石以上,甚至七十萬石都有可能。
這一外來戶在關東核心區的異軍突起,把三強藩分割開,讓上杉武田北條三女都覺得難受。
可島勝猛忠勇理智,簡在君心,三強藩又動不得她。
上杉謙信抿了抿嘴,嘆道。
“團結,還是要以團結為主。
島勝猛忠君體國,我們也應該樂見其成,足利義氏願意把地盤送人,就算島勝猛有福吧。”
上杉謙信這句無奈的團結,差點讓武田信玄與北條氏政笑出聲。
連歷來莽撞的上杉謙信都不願意生事,可見島勝猛這些年在關東打下的赫赫威望何其耀眼。
再者,也說明了上杉謙信一門心思琢磨女兒的未來,做人不是那麼意氣用事了。
看清了這一點,武田信玄欣慰一笑。
自己變了,上杉謙信也變了,連曾經稚嫩的北條氏政也變了。
這個世界從不是一塵不變,所有人都在變,連聖人也在變。
只希望斯波神裔集團能夠團結如初,不要步了足利家自相殘殺的後塵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