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人善於海上貿易,英人的劫掠船縱橫大西洋,雙方現在擁有共同的敵人,就是擁有大航海先發優勢的西人葡人,自然配合無間。
若是有一日,伊比利亞半島衰弱,英荷之間可能就不會這麼親密了,甚至會為了海外的利益反目成仇。
這就是歐洲國家的常態,沒有朋友,沒有敵人,唯有利益。
麗璐是荷蘭商人,克里斯汀娜是退役英人軍官,兩人能從出訪東南亞的荷蘭艦隊中搞來兩門三十磅佛郎機炮,並不算太難。
島國已是世界聞名的金銀島,葡人西人做著天朝島國之間的轉運貿易,荷人自然也想分一杯羹。
西人有呂宋,葡人有澳門,後來的荷人在東南亞東北亞,至今還未尋覓到一塊可靠的落腳點,這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險探索。
艦隊出訪是政治軍事雙重任務,熟悉水文地理,尋找優良港口,與地方勢力建立聯絡。
斯波家已然有了統一島國的徵兆,在麗璐這位老鄉的竭力勸說之下,荷蘭出訪艦隊投資兩門三十磅炮,與島國未來的主宰搞好關係。
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義銀對大航海時代的歷史略有耳聞,葡人西人荷人英人先後崛起,自己倒是可以藉助這些南蠻人之間的利益衝突,為自己牟利。
葡人西人制定的不向島國輸入火炮的遊戲規則,已經被荷人打破,三十磅炮在這個島國上又意味著什麼?
島國武家缺乏攻城能力,面對堅固的山城要塞,往往只有圍困與勸降兩種辦法,強攻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一般武家承受不起。
而島國人的築城方法,從來沒有考慮過對火炮的防護力。
大友家在九州,依靠葡人提供的火炮一舉攻破城池,高興得取名國崩,連家督都皈依了南蠻教。
之後,北九州大名紛紛信仰南蠻教,很難說沒有國崩的作用。
而現在,義銀眼前的兩門三十磅的火炮,遠遠比大友家的國崩更加強大。
義銀嘆道。
“這兩門佛朗機炮好是好,只是太過笨重,島國多山,道路崎嶇,不方便運輸它們。
如果能多買些三磅炮六磅炮,可能效果會更好,也更實用些。”
克里斯汀娜笑道。
“三十磅炮的鑄造工藝複雜,島國難以複製,所以我才會竭力要求麗璐買下它們。
至於三磅炮,六磅炮,其實我們可以自己仿製鑄造。”
義銀一愣,隨後大喜。
“你是說我們可以自己造炮?島國的鑄造水平真的可以嗎?”
克里斯汀娜認真回答道。
“島國的工藝是糟糕了一點,但這裡擁有大量的銅,青銅炮比鐵炮的工藝簡單,不易炸膛,重量也更輕,我們當然可以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