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第1718章當個良心人太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18章當個良心人太難 (3 / 4)

其一,關於東海道商路重開的問題,堺港的高田陽乃存在異議,懇請緩行。

堺港是瀨戶內海東段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島國對外貿易從九州島進入,走下關,到堺港,轉入內貿市場。

換而言之,堺港就是對內對外的轉口樞紐,是近畿商隊對關東物流輸送的主力軍。

現在的島國,已經不是早古時代的島國,早先在莊園經濟下的自給自足,並不需要太多商品交易。

隨著莊園經濟的崩潰,佔據對外貿易優勢的關西,商品經濟變得極其活躍,已經發生了巨大變革。

再加上戰亂時期的社會動盪,階級固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各家武家大名開始追求變法圖強,發展商業利潤成了各家政策的共識。

而關東在經濟發展方面,一直滯後於關西,殘留了大量的莊園經濟特點。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關西人關東人的矛盾,不只是古代鄉土地域之間的矛盾,更是經濟變化反噬統治結構的矛盾。

商品經濟發達,土地對人的約束力必然減弱,這對於依賴土地禁錮人力的封建統治,是一個非常大的衝擊。

武家政權的本質是幕藩體系,是幕府將軍與大名領主擁有土地所有權之下的小農經濟。

武家作為統治階級,擁有農業時代最有價值的生產資料,土地。

農民作為勞動力,經營土地,繳納賦稅,承擔勞役,構建起武家政權的財政根基。

所有的統治都是依靠暴力維持政權,暴力需要財政支援。

戰亂的島國已經站在了經濟發展的十字路口,是重新走回莊園經濟的封閉老路,還是擁抱海洋貿易的新興道路?

簡單來說,就是要不要閉關鎖國,繼續幕藩體系的舊經濟迴圈。

如果武家最終選擇封閉自守,就能得到少數人的富貴榮華,兩百年的武家天下,直至黑船來襲,被迫抬頭看新世界。

而這一切的經濟走向,就得看博多港,下關,堺港一線海洋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是否會被武家的統治者強行打斷。

關東武家也許可以用武力改變社會秩序,但在商品經濟衝擊下,落後的關東市場始終是在被動接受關西的傾銷。

所以,東海道商路到底能不能做成,說到底還是看堺港的態度。

而堺港的高田陽乃對東海道商路持保留態度,因為北陸道商路的股票已經因為東海道商路重開的傳聞出現動盪。

高田陽乃在上奏的文書中叫苦連天,說她努力維持北陸道商路的股票價值穩定,已經是力不從心。

如果在這時候開通東海道商路,必然會造成北陸道商路股票的大崩盤。

最好是再等等,想辦法把東海道商路併入北陸道商路股票,再重組成關東關西商路股票,最大限度減少東海道商路重開的經濟衝擊。

高田陽乃的這一說法,義銀只能認了。

義銀很清楚北陸道商路股票為什麼會高位橫盤,那是高田陽乃刻意炒高之後套現的結果,而套現的資金已經在斯波織田之戰用光了。

兩百萬石軍費,兩百萬石恩賞,這麼大一筆錢糧,高田陽乃咬著牙是拿了出來,留下一些金融後遺症是很正常的。

高田陽乃的能力很強,保證了糧票體系沒有出大問題,已經讓義銀非常滿意,義銀自然也願意聽她的意見。

但義銀卻不知道,高田陽乃在等的合適時機,是準備主動刺破泡沫,製造金融危機,把外人的資金蒸發掉,藉此賴掉所有的負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