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事也不難。
因為,在東亞這塊地面想要和平發展,大搞經濟建設,就繞不開天朝的經濟迴圈體系。
在古代農業社會,天朝佔據了整個東亞乃至全球最好的耕地,連天朝都不肯舔,你拿什麼搞經濟?
經濟這東西說透了,就是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迴圈。在古代的東亞板塊,經濟就是跟著天朝轉。
天朝太平,有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大家跟著分一杯羹。天朝動盪,周遭也跟著受窮。
田地作為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天朝已經把自己可以染指的優質耕地,全部捏在了手裡。
四季分明的中原大地在幾千年的農學發展中,透過精耕細作,建立了農業時代最強大的耕種經濟體系。
同時期的歐洲種糧比大概是一比五,而天朝可以達到一比十,甚至一比二十。
也就是說,天朝一顆種子可以收穫二十顆糧食,從土地中得到更多的收益,養活更多的人口,解放更多的人力脫產去從事其他工作。
在工業革命之前,天朝的這一套農耕經濟是無可比敵的,佔據最好的生產資料,成為東亞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動機。
所以,不管你西人葡人從美洲搞到多少白銀,最後都得乖乖送到天朝這裡來,換取那個時代的高科技產品,例如瓷器,絲綢,茶葉。
義銀在銅錢上刻順明通寶,就類似於織田信長刻天下布武印,這是在宣告自己的戰略發展路線圖。
義銀說道。
“伊奈姬,依你之見,足尾銅山的優質銅錢,島內市場能吃下多少來?”
伊奈忠次想了想,說道。
“島內是金銀銅三幣流通,還有稻米布匹作為貨幣使用。
銅錢僅在港口,商町等場景使用得多,具體流通數量不好說,但幾百萬貫的規模總是有的。”
義銀點頭道。
“幾百萬貫呀,如今市面上除了各傢俬造的精錢劣錢,優質銅錢以永樂通寶為準。
甚至在北條家等大名境內,為了維持貨幣穩定,只允許流通永樂通寶。
在這個已經分配有序的貨幣市場,你覺得我們新投入的銅錢能獲取多少市場份額?”
伊奈忠次一愣,老實回答。
“臣下惶恐,尚未想到這一點,懇請聖人給我一些時間,調查計算清楚之後,再上呈報。”
義銀擺擺手,說道。
“今日你我只是空口清談,先不論具體資料。
但你心裡應該有數,照你的計算,足尾銅山的銅錢製造一旦進入成熟階段,一年至少會有二十萬貫優質銅湧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