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第1763章足尾銅山的美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63章足尾銅山的美夢 (3 / 4)

最後的結果,就是造不如買。

自己鑄造銅錢很虧,不如直接從大陸進口,進口成本反而更低。

天朝其實也缺銅礦,優質銅礦在雲南,難以開採。

又因為天朝工藝出眾,銅錢精美,周邊各國都愛用天朝銅錢,導致天朝自己銅錢不夠用,苦於流通不足,所以一直嚴禁銅錢外流。

但天朝的茶葉,絲綢,瓷器,棉布等商品,都是古代的高科技產品,對外貿易是供不應求。

內外流通的吞吐量大,只是透過貿易和走私流出來的零星銅錢,就足夠貧瘠的島國內部交易所需。

所以,在十世紀天皇朝廷最後一次以官方統一鑄造了乾元通寶之後,官錢就斷了檔。

島國內部流通以宋明銅錢為主,現在的主流銅錢是永樂通寶。

島國自己地方私造的銅錢因為技術不過關或刻意貪婪,摻入雜質太多,只能淪為劣錢,價值很低。

島國人都喜歡永樂通寶這樣的天朝銅錢,所以在堺港,渡來錢甚至成為了一個賺大錢的貿易專案。

在島國內部是金賤銅貴,堺港商人對天朝出口金銀,甚至直接出口銅礦,換回天朝銅錢就是大賺。

高田陽乃手下的今井宗久便是以此發家,成為堺港排名前三的大商人。

因為提煉技術落後,所以島國人如果想要自己鑄造優質銅錢,只有找到高質量的銅礦。

可是火山島的地震和噴發雖然不缺礦物,但各種礦物雜質混合在一起,除了金銀那種化學性質穩定的礦石,銅鐵之類的提煉都很難。

找銅礦簡單,但要找高質量,可以直接鑄錢的銅礦並不容易。

如果能夠找到一條高質量的礦脈,再從堺港請來島國可以找到的技術最好的工藝師傅,也許還真有可能成功。

而且,看伊奈忠次信心滿滿的樣子,她找到的好像不止是一條礦脈,而是一座銅山。

義銀不禁有些懷疑,整座山都是銅?這可能嗎?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誇張的礦床嗎?

他不知道,在這貧瘠的島國其實不單單人變態,礦也變態。

什麼佐渡金山,石見銀山,足尾銅山,全都是質量高到讓世界刮目相看的超級礦山,所以島國才會被稱為金銀島。

義銀思索著,如果足尾銅山真的可以鑄造出高質量銅錢,那可比金銀更有用。

因為斯波家不缺類似金銀的大額貨幣,斯波糧票的最小面額是一石,本來就是一種大額貨幣。

反倒是人們日常消費所用,流通最多的小額貨幣銅錢,其實需求量很大很大。

別看這小小的銅錢,其實一直在折磨天朝的經濟。

因為缺少銅錢流通,導致通貨緊縮,歷朝歷代都吃過苦頭,才會有了嚴禁銅錢外流的官方政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