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舉動其實並不能給上杉謙信帶來多少好處,反而會給她惹來很多麻煩。
因為島國是一個習慣於讀空氣的保守社會,織田信長那種瘋子暫且不提,上杉謙信這樣的大佬做事是不能放肆隨性的。
統治階級是一個階級,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如果你不能符合它,就得不到統治階級的認同,四處都要受到反作用力掣肘。
所以說,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
織田信長絕對是反傳統的異類,而上杉謙信是不敢這麼出格。
這就是前田利家一拿到明智光秀的授權函,就敢於單獨前往上杉謙信本陣,單槍匹馬與上杉聯軍談判的底氣所在。
———
越前與加賀本是一國,從九世紀新設加賀國之後又分加賀四郡。
小松地區位於南加賀平原,是四郡之一能美郡的核心地帶。
自從丟了大聖寺川一帶,一向一揆就在小松地區建立新城,作為對抗越前方面的前沿重鎮。
這次上杉謙信突襲加賀,柴田勝家慘敗手取川,逃回大聖寺城收攏殘兵,死守不退。
上杉謙信突襲成功之後,騎軍所帶的乾糧也基本耗盡,於是後撤與大軍匯合,挾三萬餘大軍繼續南下,進駐小松城。
小松城距離大聖寺城不過三十八里,可以說柴田勝家在春季攻伐打下的加賀地盤,已經全部丟失。
就在前田利家等待明智光秀授權函的這幾天,其實上杉聯軍內部也存在分歧,爭議不斷。
聯軍內部的意見,主要分為三派。
其一,是越中能登兩國的武家,她們對一向一揆並無好感。
這次出兵,她們主要是迎合上杉謙信,斬斷織田信長伸向越中能登兩國的鹹豬手,保護以七尾港為核心的巨大商貿利益。
其二,是越中一向宗兩寺領,她們參戰是因為存亡齒寒。
織田信長得隴望蜀,幹掉八代道統的加賀一向宗還不滿足,又要以消滅一向一揆為由,征伐五代道統的越中一向宗。
加賀一向宗如果覆滅,接下來就該死自己了,越中一向宗自然要死撐著加賀一向宗頂在前面。
五代八代道統雖有分歧,但在外敵的威脅下,雙方卻是不得不抱團取暖。
其三,以七里賴周為首的加賀一向一揆,她們這次是死裡逃生。
原本柴田勝家圍了尾山,攻打金澤御坊之時,七里賴周已是心如死灰,誰知還有天降甘霖的時候。
誰能想到上杉謙信這麼不給織田信長面子,衝上來就啪啪打臉。
現在加賀國內的戰局,已經不是七里賴周為首的加賀一向一揆做主,而是織田上杉兩家在角力。
這三方的訴求各不相同,甚至無法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