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野利一見真田信繁這副慫樣,忍不住嘆了一聲,這野猴子一輩子上不得大臺面。
許多東西不能只聽下面人忽悠,當主君的就算不會做,至少也要看得出好壞。
真田信繁對這些文書敬而遠之,平日裡都是靠海野利一。但海野利一卻擔心哪天要是自己不在了,真田信繁可怎麼辦?
無奈之餘,海野利一隻得好好保重自己,為了真田信繁的家業興旺,自己一定要長命百歲呀。
海野利一一邊翻著文書,一邊聽三好清海解釋。
三好清海肅然道。
“這些文書,是武家義理促進會規劃的借款計劃。
其他新開發計劃,我也不熟悉。但是,利根川下游的第一批開發專案已經執行了三年,我曾參與投入資金,所以比較瞭解。
利根川下游的武藏國,石高六十七萬,因為常年水利失修,現在大概只有四五十萬石的產出。
按照計劃,經過水利修復,以及利根川改道工程,當地的糧食產量至少要增長到八十萬石以上。
武家義理促進會以此為根據,準備發行十年期借貸專案。
以一年三十萬石投入為準,向寺院,武家,商人等各類土方,發行總額價值一百五十萬石的借款,土方可以金銀銅糧等物資參與。”
海野利一點點頭,說道。
“武藏國的石高因為各項水利建設,從四五十萬石增長到八十萬石以上,這是最保守的計算,實際產出可能達到百萬石。
透過十年借款,當地武家得到了搞水利的資金,借款的土方也能獲取貸款利息,這是雙贏,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呀。”
三好清海冷笑道。
“這些武家義理促進會的奉行都是老手,做出來的計劃好像沒什麼問題。
投資的土倉精通商務運轉,地方上的武家懂得領地建設,但雙方卻沒有既精通商務,又懂得經營領地的複合人才。
所以,才沒有看出問題。”
海野利一倒吸一口冷氣,又仔細看了一遍,無奈搖頭。
“我看不出來,還請清海大師指點迷津。”
三好清海當年是三好家的一方諸侯,又是堺港的管理者,武家義理促進會玩得這些小花樣,怎麼騙得過她的眼睛,她冷哼道。
“水利建設的用款,材料大多是本土本鄉解決,用不了多少費用,真正需要支出的是人工。
領民一年自帶乾糧,免費服役的義務是六十天,其餘時間徵發勞役,是需要供給口糧的。
一名壯女,一年的口糧是兩石,繁重的體力活要加餐,避免體力不支的猝死,至少得增加一石,老弱夫幼也需要壯女的七成口糧。
一年之內去除農忙,冬寒,能夠利用起來搞水利建設的時間,大概是一百六十天。
去掉六十天的勞役,也就是需要供給一百天的糧食,需要供給的口糧大概是一人一石。
一年三十萬石的投入,至少要徵召二十萬人參與水利建設,僅僅是利根川下游的百來個村子,哪來的這麼多不幹其他事的空閒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