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給一旁累垮的克麗絲汀娜蓋上被鋪,讓她再休息一會兒,她自己先穿著妥當,與已然盤坐的義銀君前奏對。
義銀想了想,問麗璐。
“如果幕府全力支援你,你有幾成把握能夠控制南蠻貿易?”
麗璐搖搖頭。
“聖人,我們不可能控制南蠻貿易。
堺港只是島國內部,分銷貿易品的港口市場。島國對外貿易的口岸,是北九州的博多港。
堺港其實是做轉接貿易,把博多港運來的貿易品,向近畿,關東分銷。
因為九州四國西國貧窮,當地人無法消化掉這些貿易品,博多港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必須透過瀨戶內海,向相對富裕的近畿擴散。
堺港與博多港的關係,就像是上游供貨商與下游分銷商的關係,我們無法控制源頭,自然控制不了貿易。”
義銀的面色變得有些難看,隨著地位的提高,他越來越不在乎財富的數字,更在乎貿易的控制權。
麗璐的分析是給義銀澆了一碰冷水,而更難聽的話,還在後面。
“聖人,就算你控制了博多港,也沒有用。因為你無法控制朝鮮和琉球,她們才是天朝貨的來源地。”
義銀黯然。
麗璐說得對,即便控制了博多港,義銀還是下游分銷商,因為博多港在對外貿易中也處於下游。
想要控制貿易,他必須更進一步,征服琉球和朝鮮,但那樣一定會激怒大明。
就算拿下了朝鮮琉球,大明也不會和島國控制的朝鮮琉球貿易,這就是另一次斷絕貿易渠道的寧波倭亂,毫無意義。
甚至,因為朝鮮的特殊戰略地位,大明必須出兵趕走島國人。
其實,在義銀不知道的另一段歷史中,島國人就嘗試過突破。
統一島國的統治者,他選擇進攻朝鮮,以朝鮮為踏板,自己去天朝獲取更多好處,然後被天朝堵在朝鮮,勞民傷財,活活拖垮。
最後,統治者背了一屁股債務,乃至回國的武家都拿不到恩賞,只能借某個忠臣和武將派翻臉賴賬,導致自己的政權兩代而亡。
而另一條路線,南九州的大名很雞賊,征服了琉球,對外卻是秘而不宣,以琉球王室的名義繼續和天朝保持著貿易權,吃口剩飯。
義銀雖然不知道這段歷史,但這兩條路線他都不可能選。
在他面前有兩策。
其一,複製足利義滿的舊路,以日本國王名義成為天朝附屬,重開勘合貿易。
但現在看來,這條路線還不成熟,自己統戰價值不夠,天朝不會理自己,還需要等待時機。
其二,透過西人和葡人在天朝南方開啟的走私渠道,利用南蠻貿易來實現島國與天朝的轉接貿易。
但這條路線不穩定,義銀甚至控制不住國內的博多港,更別提遠洋而來的西人葡人。
短時間內,斯波家可以利用南蠻貿易獲取大量好處,但從長遠來看,這條迂迴路線隱患太多,靠不住。
義銀看向麗璐,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