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起,足利馬回眾自薦評定姬武士三名,出席日常評議,參與管理京都事務。”
蜷川親世一愣。
“聖人,這不符合規矩吧?”
義銀冷聲道。
“將軍不在京都,足利馬回眾中擁有奉公眾身份的姬武士不少,選三人加入日常評定,拾遺補缺,怎麼不合規矩了?
你等幕臣失察,鬧得京都不寧,就是因為言路閉塞,發現不了外面的問題。
增加一點新鮮血液,為你等幕臣開拓視野,也能多聽聽別人的聲音,免得閉門造車,再鬧出笑話,又有何不可?”
蜷川親世啞口無言,但心裡卻萬般不情願,這事的確越界越權。
足利幕府的架構,是以足利將軍為尊,幕府管領輔佐,下屬評定眾評議大事,由政所,侍所,問注所等機構負責日常工作。
蜷川親世說的不合規矩,是說足利馬回眾隸屬足利將軍親軍,不參與日常評定,不管理日常事務。
幕府的中前期政治鬥爭,主要是圍繞足利將軍與幕府管領的奪權之爭。
兩者爭奪的主要是人事權,是幕府仲裁武家糾紛,任免地方守護的權力。換而言之,就是排除別人的人,安插自己的親信。
幕府的具體事務,一直是由幕臣集團負責的幕府各機構在維持日常運轉。
簡單來說,就是將軍與管領之中的強勢者管人,幕臣集團這邊做事,雙方共同組成一套領導班子。
幕府式微之後,侍所,問住所等幕府機構的權力越來越小,幾乎淪為擺設。
政所的情況稍微好些,還能維持住基本的財政,依靠各地武家供奉,以及山城國內外的幕臣領地指導管理,也算是有力的權利機構。
等到了足利義輝被弒,足利義昭被義銀與織田信長帶上京都,情況又是不同。
足利,斯波,織田三方爭鋒,政所執事伊勢貞教第一個出局,全家死光光。
政所代官蜷川親世憑藉斯波家的支援,掌控了政所,但底下幕臣集團卻不如伊勢家在時那麼聽話。
蜷川親世這個幕臣領袖當得很勉強,幕臣領地已經自行其是,地方武家的供奉也基本停了,唯有京都城下町這塊肥肉,還算可口。
這次,京都城下町的土倉管事羞辱踐踏足利馬回眾,鬧得義銀髮怒,要讓足利馬回眾派人參與日常評定,插手京都管理。
這是讓別人往蜷川親世的飯碗裡伸手,蜷川親世自然不樂意。可形勢比人強,不滿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得乖乖聽話。
義銀就是要把京都的政局重新調整平衡,拉起足利家的殘黨,監督昏了頭的幕臣集團,免得這些傻b下次再鬧出什麼亂子。
因為足利義輝被弒,足利義昭的昏庸無能,幕府中忠於足利家的評定眾奉公眾已經凋零殆盡,這會兒只剩足利馬回眾還在苟延殘喘。
義銀倒不怕足利馬回眾鬧出什麼么蛾子,這群喪家之犬能端著尊嚴的飯碗吃口飽飯就不錯了,暫時不會奢求太多,太過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