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員,罵人解決不了問題。
藤英,你來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三淵藤英垂頭喪氣,看了眼一臉嫌棄的母親,嘆道。
“三好上洛,澱川干係三好軍的補給線安全。
從四國趕來,接替三好長逸進駐攝津國的三好康長,早就重兵佈防芥川城。四國精銳對北河內虎視眈眈,防著我破壞澱川水運。
京都事變,幕府內外各家都在觀望,我北河內不過十餘萬石動員力,哪裡是三好家的對手?
我不願意當出頭鳥,可畠山高政卻毅然起兵。她不但自己起兵,還傳檄四方,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她要起義,上洛佐幕去。
這傢伙就是故意的,她的本領不過數萬石,動員所有力量也沒多少軍勢,自然殺不過澱川,打不過三好康長。
她是想借上洛之事邀取清名,為自己積累政治本錢,可她卻把我給害慘了。
她的檄文傳到芥川城,三好康長便開始動員軍勢,向我北河內之地壓來。
在此同時,遊佐信教攻破了畠山高政的動員軍勢,畠山高政跑來北河內避難。
南有遊佐信教,北有三好康長,南北兩面不懷好意盯著我北河內之地,我怎麼敢隨意表態?
若是事有不諧,南北兩軍夾擊,我就算守住了北河內,領地也是一片狼藉。
為了一個不自量力的畠山高政,打得我三淵家領地滿目瘡痍,何苦哀哉?”
三淵藤英吐著苦水,三淵晴員也不罵了。細川元常不禁點點頭,這話有理。
畠山高政是光腳不怕吃虧,但細川三淵兩家卻是時時刻刻面對著三好家的強大壓力,如坐針氈。
當初兩家的家臣團排斥細川元常,把她趕去養老,就因為她不願意與斯波家走得太近。
可要是沒有斯波義銀這個足利軍神震懾,細川三淵兩家拿什麼抵擋咄咄逼人的三好家?
所以,大家只好請細川元常這位腦子不清醒的家督,去勝龍寺城冷靜冷靜。
這次三淵藤英的做法,也是一個道理。
細川三淵兩家的根本利益就是保護好自己的領地,別再像上次三好長慶入侵近幾,把和泉國打成一片廢墟,和泉細川家差點滅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三淵藤英又怎麼願意重蹈覆轍,冒著北河內之地丟失的危險,被畠山高政這個敗家女拖下水呢?
三淵晴員嘆了一聲,對女兒說道。
“也是苦了你了。”
細川元常亦是認可。
細川三淵兩家,是傳統的幕府武家。在她們心中,自家利益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