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聯合別人組成反織田信長的包圍圈,更不可能。淺井長政是她弟妹,足利義昭的態度,義銀也沒有把握。
一旦上洛成功,織田家在東近幾的存在是非常強勢的。
除非織田信長太囂張,把淺井長政和足利義昭都得罪死,不然義銀真把她沒辦法。
所以,即便義銀心裡牴觸織田信長的擴張,但面上還得笑嘻嘻和她愉快得玩耍。
這就是政治,在沒本錢翻臉之前,絕對不翻臉,忍耐是政治鬥爭的基本功。
既然如此,對於蒲生賢秀的投靠之意,義銀只能表示遺憾。他不想和織田信長髮生矛盾,就必須提前規避風險。
蒲生賢秀說,南北近江武家不合,她們多半會投奔織田家。但尾張那些排外的老武家是什麼德行,義銀非常清楚。
他就是在給織田信長埋釘子,織田家越發興旺,但織田信長麾下的武家卻是越來越雜。
尾張老前輩,美濃的後進,北伊勢的附屬,再加上一群新降伏的南近江武家。
織田信長要是理不順這些人的關係,織田家的發展也就到頭了。
亂世百年,英傑輩出。
橫空出世的百萬石大名不少見,但發展到百萬石以上之後,往往就開始力不從心。
例如今川家只能控制駿河遠江兩國,三河國德川家一瞅到機會就反水了。又例如三好四姐妹,是依靠阿波贊岐兩國的武家征戰四方。
地盤再大,可靠的武家還是一開始的嫡系家臣團。新進家臣靠不住,家督也不敢相信。
谷/span等明主過世,繼任者壓不住場子,偌大家業瞬間崩盤的大名不在少數。能夠回縮到基本盤不滅亡,已經是幸運兒。
這就是分封的最大弊端,外人靠不住,自己人又太少。武家傳統的統治方式,根本無法消化掉新地盤,只能依靠分封武家同化地方。
可外派的武家在當地待久後,開枝散葉成為當地人,代表當地人的利益,就又不安分了。
鎌倉幕府,室町幕府的武家天下,也就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特別是室町幕府,歷代足利將軍都是拉一派打一派,玩弄平衡手。至於鎮壓天下的實力?那是真沒有。
別說控制天下六十六國,足利將軍對近幾之外的掌控就沒有超過三代。關東十國第一個跳反,那還是鎌倉足利家,將軍自己的族人。
義銀倒想看看,胸懷天下大志的織田信長,要如何解決武家的頑疾,團結她越發複雜的家臣團,負重前行,完成她的天下人之夢。
若是她做不到,自然就是下一個三好長慶,不足為慮。若是她做到了,義銀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打不過,難道又要**?
他想起三年不見,織田信長越發性感的身材,不禁嚥了口唾沫。
若是事有不諧,為了斯波家業,自己稍微犧牲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織田信長別太過分,義銀就先忍忍。反正以她囂張的性子,遲早會把全天下武家都得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