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氏與北條幻庵是北條家一門眾之首。
足利義氏以關東將軍之尊,娶了北條家的兒子被尊為一門眾首領。而北條幻庵卻是德高望重,本就是北條諸親之長。
她出來勸說,說明北條家內部對北條氏康陷入駿河國泥潭之事,已經非常不滿。
今川家不行了,自從壽桂尼死後,今川氏真根本控制不住局面。駿河眾是一批批的陣前倒戈,駿府城沒打一仗就丟了。
北條家何必為了這種廢物堅持盟約,浪費資源,真是得不償失。
北條氏康堅持進入駿河國與武田家作戰,不是因兒子狼狽逃命的憤怒,更不是為今川氏真這個廢物考慮,她想得更多。
一方面因為戰亂,東海道商路幾乎斷絕,讓北條家喪失了從東海道交易中,源源不斷得來的戰略資源。
另一方面,武田晴信的野心絕不只是駿河一國。駿河國才十五萬石高,怎麼可能滿足武田晴信的胃口呢。
北條氏康不能不做些什麼,她必須讓武田晴信知道,北條家不好惹,做事不要得寸進尺。
原以為有自己出兵相助,今川家再不濟也能在遠江國重整旗鼓,夾擊武田家,恢復東海道秩序。
沒想到,三河國的松平家動作這麼快,瞬間拿下了大部分遠江國,把今川氏真堵在了東遠江的掛川城。
駿河眾投了武田家,遠江眾投了松平家。今川氏真這個傻瓜事先竟然一點都沒察覺到,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這下,不單單今川氏真惶恐,北條氏康也是進退兩難。
打,今川家爛成這樣,是真沒救了。不打,武田家輕易拿下駿河國,只會胃口更大,對北條家是個威脅。
北條氏康陷入沉思。
駿河國泥潭,家臣團不滿。核心領地旱災歉收,人心不穩。關東平原的危險越來越近,她不能不去處理。
最終,北條氏康嘆息一聲,閉上了眼睛。
“姨母,就請您去一趟駿府城吧。我願意與武田家和睦,甚至將軍勢退出已經佔據的駿河國土地。
但我有兩個條件。
第一,今川氏真是我的媳婦,她必須安全得離開掛川城,我會在伊豆國為她準備一處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