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奈忠次鞠躬,說道。
“御臺所,其實五年水利計劃,不需要二公返稅眾下撥很多糧食。
建設時間為五年期,每年相應的勞役時間短了不少,反而用不了多少糧食。”
義銀點頭明白。
自古勞役就是領民的一項義務,亦是一種人力資源。一般在農閒時候徵召成年女子,免費為領主做事八十天到一百天。
勞役期間的勞作是由領民自帶乾糧,並不需要武家付出錢糧。
之前伊奈忠次急於表現,把建設計劃做得太緊。需要使用超出勞役時間外的民力,這就要用錢糧去徵召民工。
可如今她重置了整個計劃,計劃從三年延長到了五年。將建設時間大多控制在勞役之內,錢糧的消耗就少了許多。
義銀提醒了一句。
“關東攻略要用農兵運輸輜重,這些勞役也要算進去,你心裡得有數。”
義銀能想到的,這些奉行眾當然早有計算。伊奈忠次伏地叩首,回覆道。
“嗨!我明白。
另外,我有一些想法,還請御臺所決斷。
旱災導致土地乾涸,讓越後諸姬驚慌不已,更明白水利建設的重要性。
現在要是加大力度展開水利建設,反倒能調動她們的積極性,加快建設速度。”
義銀問道。
“糧食從哪裡來?加大力度就要擴大勞役的時間。
關東攻略在即,你的水利建設要是影響了前方的後勤補給,只怕要掉腦袋。”
伊奈忠次鞠躬,堅持道。
“御臺所,災年缺糧,越後武家卻不會減免領民們的田賦。
女人們都被徵召當農兵,為前線運輸輜重,可留家中的丈夫孩子卻在捱餓。農兵雖賤,但她們心思不穩,軍心亦是不會穩當。”
義銀想起伊奈忠次描述的場景,不禁心浮氣躁,哼道。
“那你有什麼辦法?”
伊奈忠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