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輝虎卻是不以為然。
“武田晴信手段卑劣,對駿河眾使用離間寢反之計。雖然一時佔了上風,但以後肯定會付出更多代價。
如今遠江國有態度不明的松平家,北條氏康也是鐵了心要替今川氏真出頭,她未必能穩住局面。”
斯波義銀知道,上杉輝虎看不上武田晴信,總認為她那套戰場外的謀略,勝之不武。
但義銀卻是很欣賞這種做法,要是上杉輝虎能學學武田晴信,多動腦子做事,他也不會這麼心累。
上杉輝虎看待此事的角度,有一定道理。暴力是成本最高的解決辦法,但也是最徹底的解決方法。
武田晴信急於求成,拉攏寢反駿河眾,的確是迅速拿下了駿河國,但戰利品會少許多。
駿河國石高十五萬,國內大多是山地,唯有向南出海的四條河川附近,沖積平原較多。
大井川與東遠江交界,還有許多武家忠於掛川城的今川氏真。
狩野川是與北條家的邊界,北條家至今還有不少領地在駿河國,武田家影響不了那邊的武家。
武田晴信實際得到的土地,大多在富士川和安倍川沿岸,不會超過十萬石,出兵的甲斐眾都未必夠分。
而為了安撫投靠過來的駿河眾,武田晴信不可能去搶奪她們的土地,甲斐眾能得到的就更少了。
所以,武田晴信看似佔了便宜,其實留下很大隱患,甲斐眾未必容得下駿河眾。而北條家來勢洶洶,對內對外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義銀白了上杉輝虎一眼。
上杉輝虎能想到的事,武田晴信只會計算得更深,做不做是權衡利弊的選擇。武家大名都很無奈,騎在虎背上能咋辦呢?
上杉輝虎對武田晴信不屑一顧。
一方面是她崇尚吳子的以進死為榮,退生為辱,對武田晴信崇尚孫子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不以為然。
另一方面,問題是出在斯波義銀身上。義銀對武田晴信的做法越欣賞,上杉輝虎就越是不屑一顧。
凡事牽扯到了男女感情,本就是沒道理可講,一個酸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