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銀有此一問,便是心軟這些大蘿莉打得慘烈,給蒲生氏鄉提出優厚條件的機會。
蒲生氏鄉上前,只比義銀落後一個肩膀,回答道。
“御臺所,新的同心眾都是各家推薦來的精英子嗣,年紀不大,尚未婚配。
戰死者的撫卹是給家中的,而有戰功者,她們要在您身邊奉公,恩賞是由家中代持。
出陣之前,我與島大人,大熊大人,以及下越各家談過恩賞的問題。她們都表示很難界定,這恩賞下去,多半會成為各家公產。
所以,我認為還是不要恩賞土地安堵狀,給予錢糧比較實在。”
義銀驟然停下腳步,讓跟隨的蒲生氏鄉猝不及防。她差點撞在義銀肩膀上,猛地定住,又向後退了半步。
義銀回頭看了她一眼,面帶怒色。
“你的意思是說,如果我給土地,她們的家族就敢擅自吞掉?”
蒲生氏鄉解釋道。
“不是吞掉,御臺所,是歸公。因為她們都是強行元服的半大丫頭,沒有丈夫和子嗣。
即便有恩賞,也沒有人幫她們管理這些私產,按規矩是要由家中分配管理。特別是陣亡者,她們沒有後裔,撫卹只能交給家中。
剛才元服的姬武士大多都是這樣,就如同您給真田姬的松代一千石,現在也是真田家派人在管理。”
義銀沉默了。
農業社會就是這樣,天朝是宗族抱團,日本也講究家業公產。所以,多子多孫才是福,光棍一人就是被人欺負,死了還要被吃絕戶。
這不能算錯。
農業時代的生產力匱乏,往往一次災荒就能餓死大半族人,要想活下去,唯有緊緊抱團才行。
但義銀的心裡就是難受。
戰死的這些丫頭,她們的撫卹不會被用在她們在乎的人身上。而是被認為是公產,由家督家老那些個家中有權力的人分配掉。
蒲生氏鄉不是不想給自己麾下同心眾爭取土地恩賞,武家最在乎的就是土地。
她為什麼不給?
就是擔心引發某些人的貪婪,把這些小光棍們拼死拼活拿回來的恩賞,全部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