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斐眾主要分為四支勢力。
其一是武田信繁為首的一門眾,是家中基石,軍中骨幹。
其二是武田晴信組建的旗本眾,以高坂昌信,馬場信春等直臣為核心,都是家督一手提拔的心腹。
這兩方勢力對武田晴信忠心耿耿,是她行使權力的依仗。
其三是武田譜代眾,如甘利虎泰,板垣信方等武家,是武田信虎時代就出仕的有力家臣。
武田晴信格外看中,打理內政後勤的山縣昌景與統領武田赤備的飯富虎昌,也屬於譜代眾。
她們是武田家臣團的主體,當初驅逐武田信虎有她們,支援武田晴信上位也有她們。
武田晴信對她們既用也防,唯恐步上母親的後塵,被譜代眾架空驅逐。
其四,便是穴山家與小山田家這些半獨立勢力。
穴山家與武田家有血緣關係,小山田家是國人眾出身,皆是國中盤踞一方的老武家。
武田信虎時代,她們降伏武田家,但還保持著相當強的獨立性,令人忌憚。
武田家姬武士團素質很高,但內部矛盾也不少,類似越後的上中下三越之爭。
武田晴信能壓住場子,動員甲斐國力北上征伐信濃國,是她的政治手段比上杉輝虎強太多。
武田信繁兩次提醒她,注意穴山家與小山田家的敷衍,但武田晴信不願意多事,決意容忍她們。
“我心裡有數,信繁你坐鎮北信,無需多慮,我回去自有安排。”
武田信繁暗自搖頭,姐姐還是不在意,她也沒有辦法。只好安心受命,看守北信門戶,為下次川中島之戰做好準備。
翌日,武田晴信帶著軍勢迴轉南下,北信戰事稍息。
———
武田晴信大軍迴轉,在善光寺密切關注川中島以南變化的上杉村上聯軍,頓時鬆了口氣。
聯軍雖然小勝一場,但軍勢不過五千人,比武田軍勢少了一大半,素質也參差不齊。
如果武田晴信一意北上,要在川中島再打一場,上杉輝虎未必能討得好處。
好在這位武田家督做事謀而後動,不願打無把握之仗,這才給了村上義清喘息的機會。
武家征戰,一般選在春秋農閒時節,前者不耽誤春耕,後者不影響秋收。
當初三好家少有的選擇夏收後出戰,也是儲備了幾年物資,三好長慶妄圖用充足的後勤拖垮幕府聯軍,差一點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