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義銀與武田晴信其實並不在意此事,武家講究義理,但真正決定結果的卻是實力。
誰的拳頭大,誰就是對的。
這次雙方議和,最大的原因是川中島合戰打得太慘烈,兩家都不想再打了。
道理就是過場,關鍵是北信的歸屬分割,如何保證雙方的底線不被突破,能達成一份不會隨時被撕毀的可靠協議。
兩人先提道義,那是武家的面子工程。不管雙方實際考慮的是什麼,檯面上都是講義理的好武家。
武家交涉,說髒是真髒,說乾淨也是一塵不染。
越往上越講究,滿口仁義禮智信。越往下越野蠻,一嘴土地男人錢。
這就是義理禮儀俱全的武家社會,唯有下克上這個汙點。
菊與刀?胡說八道,明明是牌坊與表子。
兩人說了幾句無用的開場白,迅速切入正題。
斯波義銀沉思道。
“武田殿下此言差矣。
村上家與小笠原家是信濃名門,對幕府,對天下是有功的。
如今天下大亂,高門後裔多有蹉跎。你我同為河內源氏之後,當為高門貴胄保留一份體面。
總不能虧待村上殿下與小笠原殿下,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斯波義銀的說法,也是傳統守護大名的規矩。
守護體系內的高家格武家都是有來歷的,向上五百年,差不多全是親戚。
誰家沒幾個窮親戚,誰家敢保證自己不敗落?
今天給別人一份體面,日後這份體面也能落在自己後裔的身上。
這話和織田信長這種唯利是圖的戰國大名去講,p用沒有,織田家就是一路下克上的造反派。
織田信長可是把織田家的嫡流庶流都砍了,只留下自己這一支。
做事做絕的她,會和你講究這些給後人留條路的道理?
但武田晴信不一樣。
武田家是甲斐國守護,河內源氏的血統又位列守護體系內的第二等高位,她家其實是受體系恩澤的獲利者。
武田家上代家督武田信虎能統一甲斐國,為武田晴信留下一個亂七八糟,但畢竟是統一了的甲斐國,也有武田家格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