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義銀的時間很緊張,他必須迅速掌握御臺人這支武裝,以配合同心眾,建立自己的姬武士團。
斯波家在越後只有櫪尾城一地,揚北眾的軍勢也在老一輩手中,少壯派是以個人名義加入關東侍所的。
這就導致斯波義銀手中的軍力只有姬武士,卻沒有備隊的尷尬局面。
鎌倉幕府時代的軍事制度還很粗糙,一般是以一名御家人帶著自己的郎黨八九人,參與戰事。
可幾百年過去了,武家的戰爭模式越來越成熟,御家人那套老把式打不過姬武士足輕組成的備隊。
既然如此,義銀乾脆建立起完全由姬武士團組成的軍事力量,其原因有二。
一者,有越後軍勢配合,斯波家只需要有精銳姬武士團參戰即可,戰場上不缺炮灰。
二者,每一個姬武士身後,都是盤根錯節的武家集團。
義銀作為傳統的守護大名,他維持著姬武士團,恩賞這些部下,就是在拉攏武家集團的人心。
守護體系內的他並不需要軍力超群,他要做的,就是把朋友變得多多的,把敵人變得少少的。
殺人不一定要見血,人心才是最厲害的刀,武力強不代表一切。
斯波義銀自問做不到織田信長那樣離經叛道,能成為一個改革開拓的戰國大名。
他只會遵循前人的智慧,循規蹈矩做著收買人心的勾當,用傳統武家的共識保護自己,幫助自己戰勝敵人。
———
數日後,義銀帶著山中幸盛所部同心眾,進入櫪尾城。
此時的櫪尾城,就是關東侍所駐地。
城外的營地已經建好,城北是本莊繁長的御臺人集團,城南駐紮著島勝猛的同心眾集團。
雙方人數各一百五十,合起來就是三百名青壯姬武士。有這支精銳存在,斯波家在越後才算有了說話的底氣。
斯波義銀在城外向兩支姬武士團訓話,然後展開軍評議,安撫了雙方集團的中高層。
眾姬士氣很高,對主家也是心悅誠服,非常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