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輝與上杉輝虎也繞累了。
雖然沒什麼收穫,至少雙方明白,對方在政治上很成熟,做事不會太離譜,也是一件好事。
到了此時,足利義輝終於問起她最關心的問題。
“北條家起於伊豆,如今已經掌控伊豆,相模,武藏三國,有尾大不掉之勢。
武田家乃是源氏逆子,在甲斐國苦熬多年,依然不思忠君報國,如今惡性不改,侵吞信濃。
不知輝虎準備如何撥亂反正?”
說到底,足利義輝和上杉輝虎沒什麼可談的,她們之前根本就不認識。
將軍耐著性子和她廢話,只是為了搞清楚長尾家到底行不行,扛不扛得住,值不值得她支援。
北條家的來歷是伊勢家分家,將軍自然清楚。
而武田家是幕府反感的武家,只因為家格與實力的關係,丟在甲斐國的山溝溝裡,眼不見為淨。
武田也是源氏後裔,這牽扯到源氏的一件公案,時代久遠。
簡而言之,足利幕府看武田家,那是相當不順眼。
上衫輝虎知道到了關鍵時刻,說話亦是斬釘截鐵。
“撥亂反正不單單是長尾家之事,也是關東諸多武家的心願。”
她的意思很明白。
北條武田兩家聯盟是強,但我也是有幫手的。
足利義輝一聽,來了興致,笑道。
“你也真是,以後應該自稱上杉家,怎麼還長尾家,有失體統。”
將軍這句話是有跟腳的。
武家重家名,輕血緣,因為家名附帶的價值,是家族姬武士團的利益所在。
雖然主君未必願意,但對於家臣團來說,換個主子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
例如三管領之一的畠山家,原本的畠山家是平氏名門,因為絕嗣,迎入足利家子嗣為主君。
於是,她家就變成了足利親族。
雖然家名尚在,歷史未斷,但武家們都明白,畠山家早不是當年的畠山家了。
山內上杉家也是如此。
只要幕府承認了上杉輝虎,她就能拿下山內上杉家的家名,關東管領役職。
有了大義,對於她拉攏上衫家遺留的家臣團,多有益處。
足利義輝提醒她以後要自稱上杉家,這是一種態度,表示將軍的支援。
上杉輝虎馬上道歉。
“公方大人說的是,上杉輝虎失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