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想到大熊朝秀竟然應對及時,將她的騎槍挑翻一邊。
兩人騎槍都是一間半長,不適合騎兵戰,但皆是自信沒有拔刀,交錯貼在一起,各施手段。
上泉信綱扭腰甩臂,只見被挑遠的槍身如鞭子般抽了回來。
誰想到大熊朝秀早有準備,沉腰用左臂護具架住這一擊。
隨後,把失去勁道的槍身順勢夾在肋下,右手槍頭如白蛇吐信刺向上泉信綱。
劍聖反應超人,側頭躲過槍尖,一把抓住槍身,倆人一齊用力,相持不下。
大熊朝秀忽然向外倒,雙槍帶著兩名姬武士從馬上掀翻下來,滾成一團。
上泉信綱沒想到她會如此作為,跌下馬後慢了半拍,讓大熊朝秀搶先拔出打刀,正面一刀砍了過來。
死生之間,上泉劍聖大喝一聲,身體衝入大熊朝秀懷中,卡住她的手腕,意圖奪刀。
兩姬面紅耳赤,發力搶奪打刀的控制權。
義銀在後方看得心驚膽戰,他萬萬沒想到,大熊朝秀如此悍勇,能與上泉信綱打得難分上下。
說好的收稅官呢!說好的軟柿子呢!看到此時,他不禁起了愛才之心。
義銀要在越後立足,需要物色可靠的當地勢力為他搖旗吶喊,監控地方。
封建時代不比他前世所在的現代國家,是沒有現代公民意識的。
現代國家的公民教育,把國家與個人緊密聯絡在了一起,國家領導人對國力的組織動員遠超封建統治者。
其他不說,家臣的家臣,不是我的家臣,這一封建統治典型的政治意識,就足以讓統治者掌握不了基層。
集權如天朝古代,也是皇權不下鄉,維持在縣一級水準。
不是統治者不想深入下去,而是在公民意識未覺醒的古代,根本沒有低成本的辦法控制基層。
有法不依,親親相護,才是基層的主流意識,統治者只能妥協,與地方豪強達成默契。
在日本也是一樣。
義銀雖然身份高貴,但是要變現成權力,也需要得到當地武家的配合,完成主臣名分這層契約。
被大熊朝秀的一騎討驚豔,義銀改變了之前可有可無的心態,認真考慮拉攏這支勢力,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