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她們的地位,根本不理會這種小事。
對石田三成來說改變命運的一刻,在這些大人物眼中,旁觀的興趣都缺缺。
稍息片刻,義銀又勉勵藤堂虎高几句,一行人騎馬出發。之後再無波折,一路奔向越前國。
———
天皇朝廷仿唐朝劃分行政區域,設定五畿七道,劃分六十六國。
日本多山,國土被山脈丘陵劃分成一個個小平原盆地,除近幾五國外,主要以山脈走向劃分出七道。
之後幕府得勢再次分國,亦有重新規劃行政轄區,例如關東將軍十分國等等。
但六十六國未變,七道的地理劃分依然被武家廣泛使用。
北陸道西端起於近江國以北海灣,西為若狹國,東為越前國,視為北陸道的起點。
北陸道中,端頭的八萬石領國若狹為武田分家守護。
武田家與足利家舊怨深遠,向來為將軍不喜。幕府強盛時,常派遣家中嫡女入京奉公,以示恭順。
六代將軍時候,武田女受命奉公征伐若狹國,恩賞守護此國。
從此分出甲斐武田宗家,成就若狹武田分家。
若狹國小力弱,北陸道的主體,是日本古代的越國。
古越國綿長八百里,沿海岸拓展至北方出羽國,到朝日山地為止。
飛驒山脈,越後山脈阻隔了內陸,形成長條形的國土版圖。
其中分佈著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平原,海灣。
天皇朝廷將古越國分為越前,越中,越後三國。
後又從越前分出加賀,能登兩國,從越後分出佐渡島為佐渡國。
連同若狹國,合稱北陸道七國。
七國之中,以越前國最為富庶,連線近幾,商業繁榮。
領國石高五十萬,緊貼近江國,窺視中樞,乃是近幾外北方重地。
所以,在斯波高經征伐佔領後,這裡被封給斯波宗家看守。
可在八代將軍之亂的同時,斯波家被朝倉家下克上,丟失了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