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會引發家臣團選邊站隊,將隱藏的矛盾激發出來。
———
天守閣下,木下秀吉垂頭喪氣跟著丹羽長秀走了出來,被說教到無力反駁。
她緩緩坐下,眼神銳利,閃爍著不明的光芒。
她是要成為天下人的女人,豈能在這裡停下腳步。
柴田勝家絕不會認為木下秀吉有膽子出位掃她面子,只會把這筆賬算在丹羽長秀身上。
丹羽長秀是織田信長的側近出身,自小跟隨玩耍的野孩子團成員,君恩深重。
以她的出身,能參加大評議已經是主君恩德,還在評議中口出狂言,沒被拉出去砍頭已是幸運。
至於攻略東西美濃之爭,她就是個p。
丹羽長秀也不想招惹柴田勝家,那是先代織田信秀留下的常備軍勢大將,織田家武將首席。
軍中根基深厚,連主君都要無視她的造反行徑,繼續重用,何必去得罪她。
柴田勝家自知是貳臣出身,曾隨織田信行造反。
雖然主君大度,對她委以重任,但心中遠近親疏必然不如丹羽長秀。
誰知道織田信長太瞭解她了,一抖眉毛就知道她要幹嘛,一場胡鬧打斷了她的進言。
柴田勝家與丹羽長秀都知道,織田信長不希望她們走向對立。
只是木下秀吉一番話說到了丹羽長秀心坎裡,主君太重征伐,家業已然支撐不住她的野心。
既然有人開了頭,那麼她就準備力挺,亦是為了織田家的長治久安,是對殿下的忠誠。
所以,柴田勝家沒有繼續敲打木下秀吉,轉頭就走。
而丹羽長秀抓著自己這個麾下的搗蛋鬼,反覆叮囑,以免她看不清形勢,再亂開口,丟了性命。
這次只是藉著撒潑遮掩過去,如果誰再起話頭,辜負了她的好意,之後就會受到她的嚴厲報復。
織田信長的確是個胸有大志的英主,可也是睚眥必報的性子,不允許任何人忤逆她。
姬武士能站立就開始練習武藝,有些家底的武家還要學習文書,算數,軍略,管理領地。
到了十幾歲元服,便要初陣作戰,殺人成年。
木下秀吉被她一路唸叨著,愁眉苦臉。
她出身太低,雖然聰慧又好學,但戰陣軍略可不是自學成才的學問。
柴田勝家的憤怒不是沒有道理,她被一個門外娘指著鼻子說戰略失誤,怎麼忍得下去。
木下秀吉今天能留下性命,是織田信長被她那句尾張美濃國力相當,正面攻伐無法成功的話,給打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