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因為此舉引發武家敵視,但到底是一國領地,沒有放手的道理。
如今的一向宗上人是本願寺證如,但她自去年入秋便纏綿病榻,時日無多。
證如上人心思謹慎,對待幕府還是有所敬畏,在近幾壓制信徒們的一向一揆,勉強維持了一向宗與武家之間的平靜。
可她的嫡女本願寺顯如卻是一向宗少壯派領袖,一直叫囂著要擴大一向一揆的範圍,天下皆可為佛國。
一旦證如上人過世,顯如上位。
那麼近幾,東海道,北陸道各處一向宗信徒眾多的領國,可就有意思了。
一向宗加大一向一揆的力度,擴張地上佛國,武家與宗派之間的平衡也將不復存在。
而加賀一向宗侵蝕越中,與越後長尾家必然有著不可調節的利益衝突。
斷絕幕府與越後的聯絡,有助於北陸道一向宗的擴張。
武田信繁猶豫道。
“宗派與武家之間互不干涉的默契,我家真的要去打破嗎?
姐姐,是否太過激進了。”
武田晴信搖搖頭。
“已經打破了,有情報傳來,三好家侵襲近幾失敗,幕府擋住了她家的攻勢。
可其中一條攻擊線路就是進入大和國,想借地上佛國這一側翼,奇襲京都。
我已經向比叡山天台宗請求高階尼姑前來甲斐,為我解讀佛經,傳授佛理。
如若不出所料,明年我就會入道天台宗,尋求比叡山的支援。
以我甲斐國主,武田家督的身份,怎麼著也該給個大尼正的位子。
既然宗派與武家都逃不脫越發混沌的亂世,那麼聯手渡劫也不失是一個法子。”
武田信繁聽得目瞪口呆,原來姐姐早有手段介入宗派之間,選好了合作物件。
日本自奈良時期就形成了尼官制度,雖然幾經周折,但大致還是維持了三階五級的骨架。
大尼正在上人,座主之下,高於尼正,地位著實不低。
天台宗臨近京都,雖然山法師的戰鬥力早就不被武家放在眼裡,可論起對幕府的影響力,天台宗是佛教諸宗派之首。
武田晴信聯絡天台宗,入道求取高位,其心思深遠。
若不是為上洛,為天下之野望,何須如此?
武田之野望,志高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