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用興福寺與筒井城的老底子,為義銀出戰燒糧草,撒銅錢。
空手套白狼的事不好做。
所以義銀才需要繼續激化興福寺與筒井城的矛盾,從中取利,得到自己想要的物資。
事實證明,他成功了。
興福寺法主從他交接俘虜與尼姑武家之事,看出了他的誠意。
筒井順慶因為他動手狠辣,強行分化麾下尼姑武家,也盼著他早點滾蛋。
雙方對支撐後勤都沒有異議,於是義銀開開心心帶著人馬北上,在郡山城暫住兩天。
不是他不知道兵貴神速,只是後勤需要時間運輸,他也要盯著具體的數量,以免被南面兩個狐狸用口頭承諾給忽悠了。
只有見到了足夠的糧草物資抵達郡山城,他才會動身。
至於走哪條路,怎麼支援幕府軍?還需要斟酌。
正好趁著這兩天仔細整理伊賀眾的情報,與麾下武家商議出兵策略。
義銀本陣到了郡山城外,此次與上次又是不同。
在義銀授權下,以島勝猛為首的北大和武家,已經完全控制了郡山城。
在被奈良法師壓制了百年之後,北大和傳統武家終於看到了脫離尼姑武家掌控,重新進入幕府守護體系的機會。
說起來,她們都是政治博弈的犧牲品。
當初三代將軍足利義滿覆滅朝廷與神道教,在大和伊勢兩國留下大片權利真空。
後來興福寺崛起,成就地上佛國。
不知道寺院與幕府達成了何種交易,成為了預設的大和守護。
而靠近山城國,仰慕幕府的北大和傳統武家就尷尬了。
她們被默許踢出了守護體系,成為了地上佛國的一員。
又因為與尼姑武家格格不入的傳統,比奈良法師強大的武力,而受到了佛國內部的忌憚與打壓。
一眼百年。
北大和武家要麼學島家,窮困潦倒。要麼學柳生家,忍辱媚尼。
這一次大和之戰,是她們的浩劫,也是浴火重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