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如何調理領地中的各方勢力,又是戰後的一大難題。
兩人都明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二十萬領地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個問題戰後再提,暫時擱置。
明智光秀繼續說下去。
“此次主上奇襲飯盛山城,一旦成功,北河內便在主上掌握之中。
如此,斯波家勢力包圍山城南部,必然引起將軍的警覺。
所以,為了維繫與幕府的關係,我希望您在戰後退出北河內,將北河內獻與幕府。”
這事,明智光秀昨天就提過,問題在於,給誰?
足利將軍沒有山城以外的直領,北河內獻與幕府,必然分封給幕臣。
那麼封給誰,就值得權衡了。
斯波家獻領,自然有極大的發言權。
畠山高政是別想了。
雖然畠山家在河內百年經營,影響力依舊有一些。但此人心胸狹窄,連幫襯自己的遊佐長教都要打壓。
更不提她與斯波義銀關係惡劣,絕對是第一個被剔除的人選。
河內分裂已是大勢所趨,遊佐家在南河內根深蒂固,將軍也不好動她家。
戰後河內的大致形勢,預估就是仿近江舊事,分為南北雙守護。
不論誰想坐上北河內守護的位子,都離不開斯波家的扶持。
因為控制北河內的重要據點,飯盛山城在斯波家手中。斯波義銀不給,誰都坐不穩位子。
這事,足利義輝都不好說話。
畢竟斯波義銀力挽狂瀾於大和,之後又獻糧又獻領,如此奉公,還想如何?
惹急了。
三好家反得,斯波家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