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貴族雖然絕嗣,可為了維持家業,家臣們會從外面選擇養子繼承家名。
這不是因為日本人不在乎自己的血脈,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利益關係。
主家不只是主君的主家,也是維護大家利益的招牌,怎麼能隨意絕嗣,大家還怎麼混飯吃。
畠山高政沉迷眾道,不肯娶夫留後。又橫徵暴斂維持軍勢,意圖打回紀伊。
如果她真的有這個能力,家臣們自然跟著分一杯羹。
可是她沒有啊!
幾次損兵折將,惹得國內叛亂四起。要不是遊佐長教忠心耿耿,這畠山家可能繼紀伊國後,又要被踢出河內國。
可遊佐長教的忠心,消耗的是遊佐家的實力,自然惹來了家中不滿。
武家慣例,家督無道,先找少主。少主不管,拔刀造反。
遊佐信教當然不會不管,遊佐家的家業必須維持下去,那麼就得讓母親拋棄畠山高政這個敗家女。
至少不能再用遊佐家的實力,去填補畠山家的窟窿。
武家奉公是為了恩賞,不是學誰做好事,不留名。
至於聯絡上安見直政,就是另一個事兒了。
這三好家兩次入侵近幾,河內誰最倒黴?
安見直政也是畠山家重臣,卻是新貴。以自家飯盛山城為根基,在北河內擴張勢力,家業蒸蒸日上。
可這個良好的態勢卻在上次三好長慶入侵中,被打得稀爛。
上次三好入侵,直擊京都。河內畠山家自後方騷擾她的後勤線。
那些負責攻擊的小隊人馬,當然是辦好了事回去得恩賞,可北河內當地的武家可倒了血黴了。
三好長慶幾次聚集軍勢回身清理補給線的安全隱患,把北河內殺得血流成河,安見家損失慘重。
畠山高政呢?毫無顧忌,繼續攻擊著三好家的後勤線。這讓三好長慶的報復持續了好幾次,徹底打爛了北河內。
安見直政心裡不免認為,畠山高政是擔心安見家崛起,影響了畠山家的統治。
於是藉著三好長慶的手,削弱安見家的實力。
這次,三好長慶再次侵襲近幾。她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直接攻入了北河內,把安見直政嚇得瑟瑟發抖。
這幾年,我特麼好不容易才恢復了一些元氣,又來?!
於是,她開始與三好家眉來眼去。
遊佐家是河內豪族,畠山重臣,國內的事很少有瞞得住她家的。
遊佐信教得了訊息,卻隱瞞母親,私自通知安見直政,形成了默契。
今日,便是安見直政來攤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