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長了,貪心多了,終於掉入陷阱。
三好義賢當然不可能無視身後的威脅直接上京,每次軍需運輸,她都將農兵留下,換了軍中精銳回去,以麻痺波多野家眼線。
數次之後,終於在波多野晴通搶奪後勤物資之時,伏兵四起,活捉了她。
波多野家丟了家督,家中不穩,不得不妥協臣服。於是,丹波國竟然被三好家打下了???
足利義輝惱怒,更是恐懼。
一旦三好義賢協調好波多野家諸事,再次進軍。
幕府軍的身後,可是一片空白。自北方丹波南下的三好義賢不論是斷足利義輝的補給線,還是夾擊幕府軍。
這仗,都沒法打下去了。
甚至訊息傳來的此時,就已經要分崩離析。
幕府軍中議事,足利義輝按頭不語,下面吵成一團。
在一次次壞訊息的打擊下,幕臣中的伊勢貞教一派的妥協言論,再次佔了上風。
除了少數將軍直臣,與足利義輝一損俱損,其他幕府武家都不願意繼續打這場必輸的戰事。
和泉細川家被困死岸和田城,河內畠山家家臣造反,如今丹波國逆轉。
幕府軍的盟軍戰友崩了一半,這還怎麼打?
三好長慶又不是要滅了足利幕府,所求只是管領代,幕府體系的實權而已。
既然打不過,不如暫時雌伏再尋機會,何必魚死網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幕府內部自己吵成一團,客軍的態度就更曖昧不明瞭。
淺井家與六角家剛經過一場惡鬥,兩敗俱傷。
此次出兵也都不敢全力出兵,皆留了大半軍勢在國內防備對方。
幕府議事時。
坐在堂下的淺井長政留了赤尾清綱看守北近江,帶了磯野員昌前來參戰。
坐於另一邊的六角義治剛才繼位,母親六角義賢雖然被迫退位,但是隱於幕後依舊把握著六角家的實權。
母親坐鎮家中,警惕已經不安穩的後藤賢豐,由重臣蒲生賢秀陪著六角義治來了幕府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