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井順慶勢力最大,手下握有三十多萬石尼姑武家。
興福寺法主勢力最小,除了法理上的統治權,宗教上的領袖地位,只有少許寺廟田產。
斯波家剛剛入場,軍勢最盛。得了法主給予的郡山城,足以統治北大和傳統武家。
北方武家這次糟了兵災,對南方見死不救的尼姑武家心懷不滿,已經有了分離之心。
又有法主推波助瀾,給予斯波家郡山城方便統御大和北方,戰後北方武家必然加入斯波家尋求庇護。
法主是宗教領袖,不在乎北方武家的十萬石。
可尼姑武家也是武家呀,筒井順慶怎麼能眼睜睜看著十萬石領地就這麼送給了斯波家。
大和國石高四十五萬石,北大和十萬石佔了近三分之一,損失足夠筒井家與斯波家結下死仇。
這就是法主的謀劃所在。
興福寺已經無法制衡筒井順慶的崛起。為了維護真言宗在大和國的存在,她丟擲一個郡山城,將北方武家送給斯波家。
如此,斯波家與筒井家對立,形成了新的制衡。
讓興福寺可以利用法理上宗教上的優勢,居中調和,再次有了存在感。
而尼子勝久就算看破了法主的策略,也會盡力配合。
因為法主送出了實打實的十萬石,一個伊賀國的石高!
別說是制衡筒井順慶,這出價殺光筒井全族都夠了。
只是法主肯定不會同意。
因為那就意味著斯波家一家獨大,制衡失敗,興福寺將再次被邊緣化。
所以,尼子勝久準備配合法主行事。削弱筒井順慶,幫助分化尼姑武家。
筒井順慶麾下三十多萬石尼姑武家,削弱一分,對斯波家就少了一分威脅。
法主除了宗教上法理上的優勢,只有少許田產。即便加上部分尼姑武家的投靠,依然只夠自保。
如此,斯波家才能坐穩郡山城,握緊北大和十萬石領地。
尼子勝久將前後交代清楚,解釋給義銀聽完,他拍案叫好。
“好,尼子姬,就照你說的辦。
可是,我們應該分化哪些尼姑武家?”
尼子勝久回道。
“興福寺崛起之時,曾有四大尼兵的說法,分別是筒井家、越智家、箸尾家、十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