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可將全軍拆解成十足輕為一小隊,我軍姬武士不少,每隊可配與五六名姬武士。
伊賀眾之間配合默契,自有聯絡。把小隊全部放出去,讓她們自己決定怎麼對付那些雜賀散兵。
可暗殺,可伏擊,可聚攏強攻。總之,把我們近三千軍勢儘可能散出去,以多打少,迅速殺光這一千雜賀眾。
然後安撫受難的村落,寺院,要求她們提供軍備,糧草,人馬,一齊向北,一舉擊潰與郡山城對峙的三好義興與雜賀黨精銳。”
義銀聽得連連點頭。
如此做法,不單得了道義上的優勢,伊賀眾軍備上的弱點也能補齊,還可以集結北大和武家一起對抗三好家,一石三鳥。
這尼子勝久是有才的。
“就這麼辦!”
既然方法不錯,諸姬武士也是無人反對,連夜開始拆解軍勢。
伊賀眾做了多年的僱傭兵與忍者眾。叫她們集結成軍勢去合戰,她們未必做得好。
如果打散成小隊,各自為戰,那就是老本行了。
又是玩情報的老手,各家之間有自己的方法聯絡配合。這樣作戰,把她們的優勢完全激發了出來。
為了防備伊賀眾無法無天,學著雜賀眾禍害鄉里,導致尼子勝久的方略失敗。
出發前,義銀集中了六十家國人地頭,再次嚴正警告了她們。
並抽調了二十名姬武士組成斯波義銀的本陣馬迴,與山中幸盛,尼子勝久,藤林雙生女,百地三太夫一齊隨總大將義銀行動,監察軍紀。
有百地三太夫這個上忍在,多帶使番,義銀隨時能夠知道整個戰場的情況。諸多優勢相匯,終於讓義銀對首戰有了一絲期盼。
大和口位於伊賀西南,大和東北。北面是笠置山一帶,東面是高見山地,兩者之間相夾出一條山路,便是大和口。
此時大和國已經一片混亂,無暇顧及大和口方向。
斯波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自東北入大和,不理正北方的郡山城,向中部奈良盆地插入。
在興福寺與郡山城之間的北部大和如煙花爆炸,星星點點擴散開。
之後,自大和國上空看去。
只見伊賀眾的一支支小隊如同水滴一般,天降甘露,灑向大和國中北部猶如煉獄焚燒的土地。
義銀本陣以三十餘騎馬姬武士縱橫於盆地平原,每時每刻都有四處使番來報,斬首數級,積累小勝不斷,只一天就斬落五六十野武士。
不但士氣大漲,而且隨著戰鬥時間增長,各隊之間的默契逐漸上升。
義銀在行軍中還處決了兩起侮辱男眷,掠奪金銀的惡性事件,再次震懾全軍,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進展。
他也感受到了大權在握的甘甜。一言既出,千百人為之奔走,令人陶醉,難怪無數人為權勢傾倒。